A06: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件丢失,我不怪邮局
林霏开
  林霏开

  一位很有名气的文化老人在网上抱怨:北京城内不足10公里的距离,寄信居然丢失。回想战争时期,解放区与国统区通邮,枪林弹雨之下,尚且送达,云云。

  信件丢失,确实越来越普遍了。中秋节互寄月饼票,十有二三收不到。市政协寄退休人员年终聚会的通知,很多石沉大海。刚提此事,妻子在一边嚷嚷,她们厂里寄的新年联欢通知,也没收到呀。寄书更不用说了,分量越重,越不安全。平信如附戏票,约等于白送给陌生人。

  “要寄挂号啊!”电话里经常得提醒对方。还好,上海的挂号邮件尚属可靠。

  我经常从ebay网上从国外竞购邮票,可气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卖家申明:“不寄中国。”由于丢失,由于丢失以后的交涉麻烦,他们宁可放弃交易。有没有其他“不寄”的对象呢?极少,偶尔有“印尼”等一两个。但最多的是“不寄中国”。

  集邮无国界,“不寄”不是政治原因,而是诚信危机。看到这“不寄”二字,似乎受到了侮辱。

  美国的邮政也衰退不已,由于入不敷出,最近规定,星期六不再送信。但是,安全不出问题。他们的国内平信极少丢失。我托华侨朋友买邮票,他们不用挂号,省掉许多邮费。

  邮件丢失,我不怪邮局。为什么呢?您想想,社会变化这么快,邮局局长禁得住么?如果“教师节”蜕化成“送礼节”,小孩子从小就学会贿赂,长大后当上“绿衣使者”,对于丢失几封信,他会上心么?他才不在乎呢!

  而十年一晃,小孩子都长大了。偷车而掐死婴儿,当然是极个别的案例。全世界哪儿都有令人发指的罪犯。更可怕的,是普遍的诚信危机,以及人们居然习以为常。平信是无从追究的;邮政制度的设置,本来就有“挂号”么!“挂号”可增加邮政收入,进一步促进邮政业的发展嘛。

  不怪邮政,可以怪教育。板子打到这里,接下去,就不愿多想了。我受“正面教育”多年,性格已很温柔,凡事善于从“正面”辟解。平信从此少寄,ebay托华侨代购。“不寄中国”,我就忍了。我也不吃香港奶粉。天是塌不下来的。

  邮局同仁,以上浅见,你们听了是否满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热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4版:专刊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标志产生
   第C04版:美容扮靓
   第C05版:秀场故事
   第C06版:创意单品
   第C07版:新尚假日
   第C08版:明星潮事
科教发展数据带来“利好”
温柔的太阳
空气质量改善不能让公众等太久
致谢的艺术
“同一首歌”
邮件丢失,我不怪邮局
新民晚报评论A06邮件丢失,我不怪邮局 2013-03-08 2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