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环保部表示,PM2.5防治要提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约束性控制,力争到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这个时间,显然与公众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对此也坦言,18年的时间太长了,希望缩短这个时间。
雾霾治理不能等,因为雾霾治理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例如,在中国,肺癌早已取代肝癌稳居恶性肿瘤“死亡排行榜”首位。虽说癌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但在改善公众生活环境的问题上,不能存有麻痹或侥幸。
雾霾治理上,政府行动更不能等。汽车尾气是引发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2009年,在消费刺激政策下,当年的中国汽车销量一跃升至全球第一,至今已连续4年蝉联。爆发式的汽车消费热、使用热,加上中国成品油含硫标准较低,难免“收获”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这样的副作用,当然不能听之任之。一方面,应尽快提高油品标准,减少已有车辆的PM2.5排放量。另一方面,应区别对待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内需,对前者加大调控力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方责任;对后者则要加大投入,优化消费环境,让汽车消费更快分流到新能源车领域。(新民网评论员,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