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气质量改善不能让公众等太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灰霾对人的神经、内分泌、母体、肿瘤的影响是肯定的”,他希望政府能像追求GDP一样,追求环境的改善。

  今年1月,环保部表示,PM2.5防治要提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约束性控制,力争到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这个时间,显然与公众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对此也坦言,18年的时间太长了,希望缩短这个时间。

  雾霾治理不能等,因为雾霾治理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例如,在中国,肺癌早已取代肝癌稳居恶性肿瘤“死亡排行榜”首位。虽说癌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但在改善公众生活环境的问题上,不能存有麻痹或侥幸。

  雾霾治理上,政府行动更不能等。汽车尾气是引发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2009年,在消费刺激政策下,当年的中国汽车销量一跃升至全球第一,至今已连续4年蝉联。爆发式的汽车消费热、使用热,加上中国成品油含硫标准较低,难免“收获”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这样的副作用,当然不能听之任之。一方面,应尽快提高油品标准,减少已有车辆的PM2.5排放量。另一方面,应区别对待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内需,对前者加大调控力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方责任;对后者则要加大投入,优化消费环境,让汽车消费更快分流到新能源车领域。(新民网评论员,网址www.xinmin.cn)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热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4版:专刊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标志产生
   第C04版:美容扮靓
   第C05版:秀场故事
   第C06版:创意单品
   第C07版:新尚假日
   第C08版:明星潮事
科教发展数据带来“利好”
温柔的太阳
空气质量改善不能让公众等太久
致谢的艺术
“同一首歌”
邮件丢失,我不怪邮局
新民晚报评论A06空气质量改善不能让公众等太久 2013-03-08 2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