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种树有些难
在大学城读书的小王说,她和同学很想在植树节期间去公园种树,但打了一圈电话,愣是没找到合适的场地。“即便有可以种树的地方,也离我们太远了。”小王说,大学城周边的公园和绿地,树木已接近饱和状态,工作人员建议他们认养树木。
每年植树节前夕,本报都会接到不少市民来电,咨询何处可以种树。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植树绿化,本市可提供种树的公园和绿地已变得有限,市民自己种树无序性较大,种树技术也是参差不齐,不太符合园林绿化的整体规划。还有一些地方因为树木长势过快,出现了枝叶过密情况,园林绿化部门不得不采取抽稀措施。
种树容易养护难
有植树的想法是好的,不过,有些人只是图个形式,种树不养树,反而给植树活动带来后遗症。记者了解到,尽管也有人每隔一段时间会去看一下树木,但大多因缺乏照看,树木长势并不好。
此外,绿化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植树事实上是一个技术活,普通市民种下的树往往需要专业人员返工。“多数参与义务植树的人缺乏树木种植和养护的基本知识,许多树苗的根系裸露在地面上,这些树木怎么可能存活呢?”
不妨认养一棵树
园林绿化部门表示,与植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市民对参与认建认养活动表现得兴致索然。“认建认养”指的是参与者提供一定的资金,委托专业部门、单位对认建认养对象(绿地或树木)进行建设、养护管理或运行。这项活动已在全市推广多年,市民却依然兴趣不高。松江区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当市民询问哪里可以参加植树活动时,工作人员都不忘推荐认建认养活动,但对方听后大多没了下文。
园林部门表示,“植树节”的内涵,不仅仅是种树这么简单,绿化的后期管理养护工作同样需要市民的支持。比如参与出资认建、认养绿地和树木,是当前更务实的爱绿方式。此外,家长们也可以带孩子就近参加有组织的绿化义务活动,包括为树木除草、施肥、病虫防治、修剪枝叶等,有助于实现绿地生态修复,美化环境。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张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