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不穿
易蓉
  易蓉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我偏不同意,而且,就像我对字写得好的人超有好感一样,我坚信亲眼所见的面相可以传递出美丑以外的更多信息。不要误会,我不是算命先生,小女子我可看不出前世今生、福禄劫数。但是,我的直觉理论确实是有点道理的。

  有一部美剧叫做《别对我说谎》,主角刑侦专家莱特曼博士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判断疑犯是否说谎。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能成为谎言的佐证,逃不过莱特曼这台“人肉测谎仪”。剧本灵感来源于行为学家保罗艾克曼博士的真实研究,他能够发掘深埋在人类脸部、身体和声音里的线索,然后将犯罪调查中的真实与谎言昭示天下。科学家们还正儿八经地设置了“面部WHR比值”即脸部宽高比来进行研究,看哪些人更具领导力,哪些人更具攻击性。

  可是,眼见就为实吗?

  心理学的那些著名双关图,是老妇还是年轻美女,是兔子还是鸟,是酒杯还是人脸,最终的选择和判断也源自内心的知觉背景。我们的眼睛就像一部老式相机,视网膜是胶卷,感光底片真实记录着所见画面。但是,当复杂的神经将各种信息结合,在大脑中“欣赏”照片时,知识背景却令“观后感”产生偏差。

  我们总是选择我们愿意看到的画面,就像广州的城管、三亚的警察,可是故事不时来个大反转,唏嘘一片。理智的人说,我会尽量保持“开放的头脑”,愿意获取知识粉碎谣言消除偏见。我们也相信无论知识和经历带来何种“解读背景”,看得见的总比看不见的可信。

  写到这里,我却迷茫了。脑子里是将近六千头猪顺流而下的画面,恐怖程度秒杀星爷《西游降魔》里高家庄的那一山洞烤猪。随着死猪数几何增长,大家的情绪从疑惑、震惊、恐惧,最后进入了愤怒的无厘头,即使春天乍暖还寒却也没法轻易相信冻死的解释。“不满饲料添加抗生素集体跳江”“吃不到香港奶粉绝食”“猪圈遭强拆绝望自杀”“八戒集体出海收妖不幸溺亡”,网友们开始发挥想象力。也是,如此奇葩的事件相信没有任何人还能构建理性的解读背景。

  花花世界,三观常常毁,节操不停碎。

  二师兄走好,师傅,快来救救众生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热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黄浦江上游死猪事件追踪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专版
   第A15版:读者之声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阳光天地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消费维权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8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19版:人才
   第B20版:读者之友
   第B21版:市场之窗
   第B22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4版:市场之窗·广告
打捞死猪和打消疑虑
一纸批文
铁路市场化不是只有涨价
看不穿
四年就“痒”?
不多考,考必有方
新民晚报评论A07看不穿 2013-03-13 2 2013年03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