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楚天金报报道,武汉市2011年度绩效管理和市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集中考评,将采用新的考评办法,引入第三方评价和“庸懒散”反面测评。新考评办法规定,各单位参会人员中,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单位、服务对象和一般干部群众代表不少于总人数的1/5。
一个机关、一个干部、一项政务,做得怎样、表现如何,自然不能由政府部门和干部自说自话,“第三方”是有发言权的。当然,第三方评价活动要想取得预期效果,还得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为前提。
首先要在评价程序上较真。什么时候评价,哪些单位、哪些领导干部该被纳入评价对象,评价渠道有哪些,评价程序具体如何操作等每一个问题都要重视,每一个细节都要较真。评价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是否可靠。评价程序很可能是简易的短暂的,但评价机制建设理应是长期的。
其次是要在评价结果上较真。如果评价时大张旗鼓,评价后无声无息,评价对象不痛不痒,那就失去了意义。例如,将评价结果与领导干部的“帽子”相挂钩,在评价结束后多来点“回头查”,以及建立方方面面的监督机制,敦促评价对象用实际行动完善工作、取信于民。
第三方评价干部机制只有处处较真,才能在改善领导干部作风、保障执政为民等方面上发挥出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