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星微博何以受追捧?
张晓然
  张晓然

  我的岳父曾是大学教授,不守旧,是个潮人。他注册了三个微博,每天都写,想把肚子里的学问与网友共享。岂料,至今没有一个粉丝。而明星就不同了,姚晨的微博,粉丝有1400万,小S有1200万,周立波也有上千万之多。明星微博何以受追捧?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里说,民众对明星博客狂热的首要原因是“极大地满足了网民的窥私欲”,他们从明星们自曝恋情、才艺写真的字里行间、图片画册中,获取情色与隐私。但我觉得,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几千万粉丝,不可能都怀有这种“窥私”病态。

  大量的粉丝年纪很轻,阅历较浅,文化营养不足,我认为他们上微博追星首先是想寻求精神的“加注站”。他们在窘迫的生活压力下,拥有一个一夜成名的成功偶像,无疑是找到了一种强劲的精神支撑,从而获取生活的力量。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是一种明星成就感的转换移位,明星的成功,幻化到粉丝身上,从而呈现“精神输血”效应。

  其次,是娱乐心态的共鸣。网络一代青年人体验艺术的方式和美学趣味,基本以娱乐为切入点。尤其是非职业性的随意,颠覆性的叛逆,在恶搞与戏说中将严酷的现实加以隐匿。比如,同济学者批评周立波作为达人秀评委缺少文化不称职,周立波随即在其微博上粗口反击,成为其粉丝的游戏狂欢。明星往往成为粉丝粗鄙宣泄的“代言人”。

  还有不少粉丝对与切身利益有关的社会热点事件有强烈的表达意愿,然而他们缺乏话语权和影响力,于是他们就依附明星,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号召力传播自己的话语。“微博女王”姚晨去年9月转发了甘肃省古浪一个村子1万吨优质马铃薯滞销的微博,被转发11500余次后,马铃薯马上卖完。网络盛典上姚晨获“一呼百应奖”后,她说“比起‘一呼’,‘百应’更重要”。

  在明星微博当道的网络中,尽管目前文化修养的需求尚不占优势,但教授们要耐得住寂寞,在呼唤网络理性、道德、自律的呼声中,这个140字的平台,学者专家们将来会大有用武之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招行专版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读者俱乐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27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28版:人才/招生培训
共同呵护网络舆论场
明星微博何以受追捧?
阶梯电价保公平须让百姓充分发言
媒体观点
高价月嫂
“替母道歉”的女孩上了堂公德课
学生的“官念”与老师的“观念”
新民晚报评论A04明星微博何以受追捧? 2012-04-11 2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