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小区属中高档社区,大多数人家都有私家车。我虽然也有私家车,但在搬家时,把跟了我十多年的“老坦克”也一起带了过来,为这事还挨了妻子一顿唠叨。
“老坦克”来到新家后,我没有让它闲着,去菜场、超市买东西,我就骑着“老坦克”,继续让它发挥余热。
周末的一个早晨,我去菜场买菜,骑上“老坦克”一跑,感觉有点不对劲。下来一查,发现“老坦克”的前轱辘车胎没气了。环顾四周,超市、饭馆建了不少,但独缺修自行车的摊点。想想也不足为奇,如今公共交通很发达,外出驾车、打的、坐巴士都很方便,骑自行车的越来越少了。
没辙,只能打道回府,请泄了气的“老坦克”暂时下岗一段辰光,待寻到“医生”再请它上岗。
这天上午,我正在书房忙碌,外出回家的妻子告诉我,刚才她在小区广场看见一个修车摊。闻听此讯,我一阵窃喜:嗨,我那辆“老坦克”有救啦!赶紧去地下车库推出已经灰头土脸的“老坦克”。果然,广场上真有一个修车摊,地上还铺着一块红布。修车的是个六十开外、精神矍铄的老人。但是,这个修车人与众不同:他西装革履,头丝梳得煞清,一双皮鞋也擦得贼亮。这哪像个修车的?
见我推车过去,他主动招呼,问清车子的毛病后,就双手一拎,把“老坦克”来了个底朝天放在红布上。随即熟练地用工具把外胎剥开,给瘪掉的内胎充点气,放在盛满水的搪瓷面盆里一浸,漏气的地方顿时泛起了水泡……瞧他动作娴熟的样子,我心里想,这位西装客的修车技术不一般哪!
“好啦!”不多会儿,西装客又将车一拎扶正,拍了拍座垫,对我说道。趁他用抹布擦擦手时,我道着谢问要多少钱?
西装客一听摆摆手,爽朗地说:“你推走吧,我不收钱的。我是把修车当休闲,也算是健身吧。以后车子坏了尽管来找我……”
这是怎么回事?见我不解的样子,西装客说:他在上世纪70年代初响应国家号召,支内去了安徽“小三线”,退休前是企业里的一名机械工程师。如今叶落归根,衣食无忧,却技痒难耐,于是就干脆在小区里摆个修车摊,为居民做点好事,自己也活络活络筋骨……
如今,休闲的方式挺多,但把修车当作休闲的,我倒是第一次碰到。这位西装客休闲不忘做好事,令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