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奥运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并非个例
小娴
  ◆小娴

  都说亚洲人短跨不行,结果出了刘翔;都说黑人体操不行,结果出了道格拉斯——今晨,奥运体操史首位黑人女子全能冠军产生,也算得上是伦敦赛场的一件新鲜事了。

  悄然间,这位美国女孩拿了两枚金牌:女团,还有女子全能——分量最重,最显实力的两金,且在女团决赛中,道格拉斯是唯一一个四项都上场的队员,充分说明了黑珍珠的全面且高超的体操素养。

  有意思的是,带出这位冠军的,是我们的华裔教练乔良。这里,不再探讨中国“海外兵团”为别国争金夺银之类的旧话题,体育本无国界,何智丽被骂“卖国贼”的那种狭隘意识,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这位美国女孩的夺冠,我想,大多数人是抱着祝贺,顶多是略微惊讶的态度的。

  然而,惊讶过后,透过这两枚金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些运动项目,在中国发展、推广以及普及理念上的一些差距。

  众人印象中,体操,只是一个竞技项目,是奥运会争金夺银的项目,环顾周围,又有多少孩子在学体操、在练体操?近几年,一些顶级体操赛事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举行,不仅观众寥寥,媒体也懒得关注,于是一些专业人士戏言:我们是为奥运而生的……低头细想,有多少项目,其实和体操一样,有着“四年才等一回”的无奈?

  任何一个项目的兴旺,离不开群众基础。四年前,在北京,这位冠军教练就曾指出过中美体操运动发展的不同:在美国,有大量业余选手练体操,而在中国,体操,只是属于专业选手,乃至那些冲击奥运金牌者的“专利”,长久以往,只会愈发禁锢在“奥运象牙塔”内,后果是人才越来越匮乏、水平越来越下降,关注度越来越差……那是一个恶性循环。

  而这,并非体操独有的困惑,足球、篮球、排球等等,还有其他很多项目,存在同样的问题——我想,只有等哪一天,身边的女孩选择练体操,就像练形体,练瑜伽一样普通,作为一种强身健体,或塑身美体的方式,那么中国的体操才能真正算强项。

  看黑人女体操选手夺冠,我们想到的,是中国体育从大国迈向强国道路上,必须面对的点点滴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目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职场方圆
   第A34版:读者之声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品牌透视
   第A37版:新民环球
   第A3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家居装潢
   第B13版:地产新闻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0版:E生活/数字家庭
黑珍珠 零失误 全能王 满堂彩
刘翔今天飞抵伦敦
他击败了中国体操 他为中国体操带来尊重
全能不能 只能无能
并非个例
广告
新民晚报奥运特刊A17并非个例 2012-08-03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