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两位专家审读谭著后撰文表示:~~~
两位专家审读谭著后撰文表示:~~~
两位专家审读谭著后撰文表示:~~~
两位专家审读谭著后撰文表示:~~~
两位专家审读谭著后撰文表示:~~~
两位专家审读谭著后撰文表示:~~~
两位专家审读谭著后撰文表示:~~~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位专家审读谭著后撰文表示:
引文确实超长了
以引代论缺见解
闻逸
  《文学报》“新批评”专栏此前刊文批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谭旭东的《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引发轩然大波,昨天出版的《文学报》又刊登了两篇专家对谭著的审读报告:评论家陈辽的《谭著背离学术规范“鲁奖”评委理应反思》和上海师范大学博导杨剑龙的《一部引用过度的“编著”》。

  引文过多

  陈辽在文中表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谭著是一部引文超常、近滥,背离学术规范的著作;‘鲁迅文学奖’评委给予谭著‘鲁迅文学奖’是一次失误。”据陈辽按行数统计,引文占全书正文篇幅比例为46%(弱)。陈辽指出,谭旭东之所以超常、近滥地引用别人的文字和材料,是因为他对电子媒介时代的中国儿童情况和中国儿童文学情况并没有真正地、刻苦地进行过调查研究,并没有把握足够的、过硬的有关电子媒介时代中国儿童和中国儿童文学情况的实际。于是,他便大量引用他阅读过的外国的、本国的举凡与这一论题有关的文字,堆砌成文。本来一条引文就可以说明问题的,他非要再引第二条,第三条。

  缺乏见解

  杨剑龙也将谭旭东的《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看作是一部过度引用的编著之作。他在文章中指出,学术著作有大量引文并非绝对不正常,该著引文的缺乏规范在于其“以引代论”的方式,以至于呈现出缺乏著者见解的非正常现象。这种外国人A说、B说、C说、D说,中国人张三说、李四说,却基本没有著者说的“以引代论”的言说方式,成为《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基本的论说方式,该著受到柯棣祖的诟病就不足为怪了。杨剑龙还点出,在该著大量引文中,著者却不乏对于引文的误释现象,这或者说明了著者并没有深入领会引文的内涵,或者说明了著者急于借权威表达自己想法的思路。

  反思制度

  尽管谭著存有种种问题,但还不能说这部著作毫无价值。从谭著看出,谭旭东读了不少有关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的著作,摘引了不少外国人和中国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见解的文字。如果将它们集中起来,汇编成一部资料选集,对于读者了解电子媒介时代的儿童与儿童文学,还是有相当参考意义和价值的。但谭著是“专著”,不是资料汇编。他把这篇背离学术规范的博士论文提交给答辩委员会,负有不可推卸的个人责任。但是,后来的谭旭东的博士论文答辩通过,谭著的出版,谭著获得“鲁奖”,主要责任应由论文答辩委员会、出版社、“鲁奖”评委会承担。尤其是“鲁奖”评委会,在评奖中出现失误已经不是第一次。杨剑龙希望中国作协对文学评奖的机制、程序、方法、标准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防止类似事故和事件再次发生。

  闻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目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职场方圆
   第A34版:读者之声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品牌透视
   第A37版:新民环球
   第A3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家居装潢
   第B13版:地产新闻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0版:E生活/数字家庭
“小邋遢” 醒来再上银幕 “厚家底” 深藏不如一用
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
上海译文社《江城》领跑
胡蝶旗袍 再现沪上
引文确实超长了 以引代论缺见解
既要“夺眼球” 也要“逮耳朵”
“评弹节”优秀节目 本月在沪展演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6引文确实超长了
以引代论缺见解
2012-08-03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