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没啥关系,迪个事体是阿拉应该做格,侬勿要介客气。”“谢谢侬哦居委会阿姨。”……我工作室隔壁是五角场镇营口片党委的办公室,每次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这一句,听到居委会阿姨和居民们的对话。居委会阿姨就在我们身边,无论在哪里看到她们可以不知道她们姓什么,正是这一句普普通通的称号拉近了居委会和居民的距离,让有烦恼窝心事的居民感到了亲切。
居委会阿姨当然都是女人,就是有男人也是少得可怜,而今还有80后的居委会小阿姨。她们和其他的居委会干部一样,每天忙忙碌碌接待来自第一线的居民,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不管的,虽然她们看上去不大,可大家还是喜欢称她们为“居委会的阿姨”,有时候会加“居委会的小阿姨”。我曾因为居委会没有能及时沟通一些物业上的事,对居委会那些只会婆婆妈妈的阿姨有很大的偏见,总觉得这些居委会阿姨可有可无。自与营口片的居委会阿姨成为邻居之后才真正地理解居委会阿姨也不容易,她们确实是有那么点的婆婆妈妈,什么都要去关心,没有她们的关心和服务,许多小事可能就会变成大事件,她们在社区不仅仅是担任“阿姨”的职能,还兼当“老娘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她们要了解居民区内每家每户的需要,她们有时候还是心理医生……
居委会阿姨很忙,忙什么我一直没有弄明白,直到自己家里也出现了一位“居委会阿姨”——我的大姐之后,才真正地感觉到她们确实是有点忙。在陪伴父亲最后的日子里,我真正地理解作为居委会阿姨的辛苦。当然领导和老百姓也没有忘记她们,给了她们一个“小巷总理”美称。“小巷总理”可谓是名不虚传,也让我真正地理解作为最基层、最普通的居委会阿姨们。她们都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排头兵。社区平安志愿者有这些阿姨的身影,家庭困难再就业有阿姨们到处奔波的脚步,家庭纠纷阿姨们第一个到场,孩子出走阿姨到处寻找……这样的一件件小事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可在我看来她们是那么地不容易,阿姨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有家的人,她们完全可以在家带带第三代享受天伦之乐。“居委会阿姨”邻居搬走了,每天心里感觉还真有点缺少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