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事们赴浙江湖州一带休闲旅游。全队共三十余人,基本上都是来自单位各部门的优秀员工,彼此间三三两两有熟识的,但大部分都比较陌生。在为期四天的行程中,我们不但分享大自然的美景,而且收获许多快乐和理解。
出发的当天早上,天公不作美,密密地下起小雨。怕晚了堵车,我特意提前半小时赶到集合点。登上旅游大巴后,我发现已有十余人坐在位子上,据说最早的六点半就到了。呵呵,不愧为优秀员工。果然,七点二十分,人到齐了。七点三十分,准时发车。潮湿闷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出游的情绪。仔细望去,车上人“装备”得各有特色:有不顾35摄氏度高温、汗衫外面再套件西式马甲的“潮哥”;有鼻尖布着汗珠、胸挂足有五六斤重单反相机的“小胖”;有手持“水果”、头套耳麦的“fashiOn姐”;有面戴黑超、脚蹬洞洞鞋的“老克勒”;还有拖着硕大拉杆箱、宛若飘洋过海的“飞行帝”等等,真真充满着喜感和期待。
行程的几天里,天气晴好,气温飙升到了36摄氏度。我们顶着酷暑,爬山观溪、游览湿地、乘筏漂流。原本陌生的同事们渐渐熟悉起来。爬山观溪那天一大早,已是热浪滚滚。爬山前,导游嘱咐大家,爬上山不多远有个一号出口,再往上近山腰有个二号出口,山顶有个三号出口,各自量力而行。我们几个彼此已经相熟的一起出发。虽说山上还有一丝凉风,但还没爬到一号出口,就已经浑身上下一片湿透,而远远望去,团队中的其他一些人已将我们甩下一大截。
我们几个正想打退堂鼓,身边噌噌地跑来个穿着背心的小伙子,对着我们喊道:“加油啊!争取爬到二号出口!加油!”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马甲“潮哥”。
“不要停,没问题的!跟我来!”他鼓励着我们。
没想到马甲“潮哥”这么热情。他那外表冷峻的样子,往往给人以距离感。
“好吧!”我们见他这么友善,便跟着他,继续向上攀登。
“台阶湿滑,小心脚底!”马甲“潮哥”细心地提醒着我们,并照我们的速度往上行进。
途中攀谈得知,生于七零末的他,姓王,毕业于华东某大学,在单位从事监察工作,因工作出色去年被授予年度嘉奖;喜欢演演小品,唱唱歌,是个文艺积极分子;那天出发时的装扮,是因为平时上班按规定老穿制服,出游时就自我放松一把,拗拗造型过把瘾……他的话惹得大家开怀大笑,一时间忘记了炎热和疲惫。说着说着,二号出口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上了竹筏,在烈日的烤晒下,开始了水上行程。水道不是很宽,也很平静,基本上就是顺流而下。这时,竹筏上撑起了一把太阳伞,坐在我旁边的女同事,推推我,让我仔细看。哇,撑伞的居然是黑超“老克勒”!反而女同胞们倒是没有一个人撑太阳伞!这也太突兀太有趣了。出于好奇,于是我当场与黑超“老克勒”做了个“访谈”。原来,年逾五旬的黑超“老克勒”是单位的工程师,从事室外技术工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每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上有一半以上时间都在太阳下工作,晒得他现在见到太阳就想躲。他谈到,为工作没什么说的,该晒就得晒,而自己出去能不晒就尽量不晒,年纪渐渐老上去了,防晒能保护眼睛,自己所干的技术活儿需要好视力。听了黑超“老克勒”这番话,我对他的太阳伞表示理解,并对他的悠然自得和特立独行表示敬仰。“fashiOn姐”是单位的经济师,几乎每天加班,加班到深夜2点钟也是家常便饭;“飞行帝”是单位搞调研的“笔杆子”,一直“被顶在杠头”上,拉杆箱虽大,实际上忙于工作还没来得及出洋。其实,对于“fashiOn姐”和“飞行帝”他们而言,外出旅游,休息调整才是最大的快乐。
四天的行程,在汗水与欢笑中匆匆而过。临别时,同事们彼此间依依不舍,个个精神焕发,正如游览湿地时船上的导游姑娘所言:“出游,留在景点的是烦恼和压力,带走的是快乐和理解!”这还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