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说“动迁黄牛”
邵宁
  邵宁

  “动迁黄牛”是沪上旧改征收(原动迁)基地的一大怪现象,他们像苍蝇一样,挥不去、赶不走,信口开河,忽悠造假,无孔不入。而在杨浦区旧改任务最重的定海地区,两年来通过公开透明的“阳光征收”以及严格管理、执法,“黄牛”基本消失了。我经过几次采访,写了篇报道《征收基地“动迁黄牛”不见了》刊发在2月21日的本报上。

  昨天,我接到一位读者的来电。他说,在普陀区的一个旧改征收基地,那里“动迁黄牛”依旧很猖狂,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他们吗?这位读者的老房也属于征收之列,他觉得政策也不错,按照他家的面积、人口,可以补偿3套安置房,他挺满足的。不过,他的一个家庭成员不争气,还是和黄牛勾结,还伪造假证,想通过征收多捞一票。

  这位读者是位正直的人,他对于“动迁黄牛”深恶痛绝,也看到黄牛与征收工作人员有接触、勾结的不正常现象。他希望有关部门能来“煞一煞”这股歪风。

  这些年来,我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和这位读者所反映的一样,在一些征收基地,“动迁黄牛”依然出没,而他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有征收工作透明度不高、政策前后不一致等多种因素,也不排除个别征收人员与黄牛内外勾结,材料审核不严,甚至向黄牛透露居民信息等。

  其实,大多数老百姓都是诚实的,对于“动迁黄牛”十分不满,因为黄牛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肥了自己的腰包,实际上侵害了大多数征收居民的利益。

  “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简屋”,这样的景象在上海依然存在。在今后的几年中,上海将加大旧区改造力度,今年的力度就大于去年,将拆除70万平方米的旧房,惠及3万户家庭。而加大对“动迁黄牛”的打击,规范征收行为,不仅深得民心,也是迫在眉睫。

  其实,评判一个地区旧改工作的好坏,除了签约率等硬指标,还有一个“软指标”可以参考:有无“动迁黄牛”。哪里有“动迁黄牛”,那里的旧改就速度慢、问题多;哪里黄牛消失,那里的征收工作一定是公平公正、迅速平稳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市场之窗
   第A2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A24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6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9版:人才/留学专版
   第B20版:人才/招生 招聘 留学 移民
斩断器官交易利益链
再说“动迁黄牛”
严查校服之外更须善于发现问题
人品的修行
溺爱等于溺害
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新民晚报评论A04再说“动迁黄牛” 2013-02-27 2 2013年02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