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弹药”将会为海军水面火力支援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通过亚口径弹药的设计来实现极高的速度,从而避免了使用火箭发动机来增加弹药的射程;发射更小型化、更精确的弹药可以减轻附带毁伤的程度,并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弹药库的装弹量,同时增强舰上的安全性;避免使用火箭发动机能够降低弹药的总成本。
不过,用电磁炮发射弹丸虽然可以轻易获得数百千米的射程(6倍音速飞行的弹丸可以在200秒内打击400千米处的目标),但要想精确击中数百千米外的移动目标离不开弹丸的制导能力。然而,要想让“超高速”飞行的电磁炮弹具备制导能力却并不容易,许多用于传统炮弹和导弹的制导装置和飞控系统无法适应“超高速弹药”的恶劣使用环境:发射时的加速度高达20000g至30000g(1g=9.8米/平方秒);弹丸飞行时会处于高温、高压和剧烈振动状态。为此,美国五角大楼已向多家防务公司发出研制合同,以开发并验证适合电磁炮使用的“超高速弹药”(Hyper Velocity Projectile,缩写“HVP”),其中今年11月初由美国海军研究局给予BAE系统公司的相关合同金额高达3360万美元。
据介绍,此次BAE系统公司将与UTC航宇系统公司、CAES公司共同开发验证一种模块化低阻HVP。其模块化设计将使得HVP可针对多种舰炮系统进行改装,并用于执行不同任务。BAE系统公司将基于当前的“远程对陆攻击炮弹”和“多任务标准制导炮弹”的开发和验证,利用创新和成熟的技术研制下一代炮弹。根据合同,相关研究的初始阶段将于明年6月结束,该阶段的目标是提出概念设计,并制定全制导飞行验证的路线图。第二阶段则是为期12个月的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工作。自2015年5月起,“超高速弹药”的研制工作将进入为期2年的生产、测试和试飞阶段。
美国海军目前未披露到底有几家公司参与了研制工作。在电磁轨道炮样炮初始研制阶段,美国海军提出的设想是,电磁炮的射程至少96.2千米,最大可达到407千米,弹丸速度达到每秒2千米。 仲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