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一,是构建亚洲利益共同体。亚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经济全面上升的区域,而中国在这一地区则是火车头。世界经济的中心也正在向亚洲转移。对于大多数亚洲国家,中国需要“让利”,与之分享一部分好处,这也符合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的亚洲战略——义利观,既讲道义,也讲利益。
机遇二,周边热点争取战略主动。在朝鲜半岛稳定和无核化问题上,中国发挥了作用。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有所突破,已经同越南取得了一定的谅解。将来中国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实现双边与多边结合共同开发。对于东海问题,日本可能会默认钓鱼岛争议和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包括美国撤军后的阿富汗重建问题,中南半岛跨界少数民族问题等都将成为2014年中国可以争取战略主动的周边热点。
机遇三,大国力量对我有利变化。目前,美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加大,美国财政危机爆发也制约了它的战略能力。与此同时,同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的同盟关系松动。这些都共同为中国提供2014年新战略机遇。
机遇四,大国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BIT)谈判加速。在贸易投资领域,各个大国都在展开活动,全世界都在进行新一轮的贸易投资规则制定。对此,中国也要迎头赶上。如果加入脚步慢了,就必然得在诸多协定中按照别人既定的规则办事。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很多改革内容都是针对国内,先把国内需要进行改革、开放的部分做好。这样,在同他国进行谈判就相对比较容易。比如,上海自贸区,对中国来说,这就是一个新的战略机遇,即如何将国内的改革同世界新一轮的贸易自由化结合起来进行统筹。
机遇五,全球分工体系与价值链重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新一轮的分工体系,特别是西方国家提出要进行再工业化,而这就需要资金。但是,美国背负着巨额债务,欧洲也刚从欧债危机中逐渐恢复。因此,中国的资金如何用,投向何处,变得格外引人关注。这就需要我国政府的慎重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中国新的比较优势。我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有了新的比较优势,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劳动组合优势转变,从出口廉价商品转为大规模出口技术设施,成为承包工程的第一大国。
机遇六,统筹内外资源,支撑长期发展。中国在配置国际资源问题上的发言权越来越大。这是因为美元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人民币升值,很快就要变成可兑换货币,这使得用人民币直接购买资源以及世界的商品和服务变得容易。而中国人出国购买商品、移民定居等也越来越多。从而中国可以很大的影响世界资源的配置,如欧美的技术市场,东亚的人力资源,中东-非洲、俄罗斯与中亚的能源资源,南美与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黄仁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