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第一次见到小罗,还真有点看不上眼:三四十岁的年纪,个子小小的,我担心她抱不动我行动不便的老母亲。刚把疑惑说出口,她就用四川腔的普通话顶了我:“抱老人又不是靠力气!”
还真有个性!事后我才知道,她在别的养老院已经干了八年了。
小罗参加了院里组织的业务培训,柜上摆放着她的学习笔记,我随手一翻,横道竖道的,做了不少记号。怪不得伺候老人有一套,给老人擦脸都有步骤,绝不是那种不专业的打圈圈的擦法。她抱老人起床,先扶老人坐在床边,然后用手环住对方的腰拉住裤腰往上一耸,然后两人像跳贴面舞那样,同时移动脚步,走向任何想要到的位置。
小罗一人要伺候六个老人,每天为她们梳洗、喂饭、喂药、洗澡,还要换洗衣服床单,打扫寝室卫生,我也只有在她给老人喂饭时与她聊上几句。原来她是四川遂宁人,为了完成两个孩子的学业,1998年2月就到上海来打工。现在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大学毕业了,一个在昆山打工。
因为我老母年纪最大,小罗晚上搭个小床睡在她身旁,好几次半夜突发腔梗,都是她发现后急送医院的。当家属的最怕养老院半夜来电,小罗是明白这点的。有一晚老母又急送医院了,小罗只在电话中告诉我老母去医院吊针了。第二天一早我赶到养老院,小罗刚陪老母从医院回来。我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我,她说:“你年纪也大了,陪夜会吃不消的。”我被她深深感动了。
“没事”是小罗的口头禅。那年要去美国参加侄子的婚礼,临行前老母又突发病住院。“没事,你去吧!”小罗坚定地对我说。到了美国,婚礼结束忐忑不安地拿起电话。“没事,老人又恢复了。”电话那头传出小罗平静的声音,我心头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后来好几次要参加老记协组织的出国旅游,只要听到小罗说“没事,你走吧”,我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
照顾老人是一件极其劳心劳力的事,而我因为有了小罗而负担大为减轻。每次我感谢她时,她总是腼腆地说:“是你出的护理费呀!”可是我想光靠钱是买不到真心的。为了照顾老人,小罗几年才回老家一次,女儿生孩子了,儿子要在老家买房了……她都顾不上。一年年过去,我看着小罗原先一头乌黑的长发中杂起了白发,越来越多。
去年中秋,96岁的老母亲平静地走了,小罗为她擦洗更衣。老母患脑萎缩在养老院待了15年,其中的8年,是由小罗伺候的,她帮我完成了养老送终的使命。
遇到护工小罗,是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