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调研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执行。第一阶段:选择典型的10个商家以及10个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用户评价以及背后原因,帮助后期的问卷设计工作。第二阶段:设计“抢福利”活动评估指标,通过电话的形式对200个商家以及4000名中奖消费者进行调研。第三阶段:根据调研结果选择15个低满意度商家以及15个低满意度消费者进行回访,收集具体原因以及相关典型案例。调研分别从参与规模、收获率与收获周期、兑奖率和带动系数、活动黏性,忠诚度、美誉度6个维度对参与的商家和消费者进行评估。
实惠APP的消费群体剖析
首先从用户性别来划分,实惠APP的男性用户占37.5%:女性用户占62.5%,作为以“实惠、福利”为主题的APP,女性用户占了大多数也是情理之中的。而从年龄分布上来看,用户主要集中在“80后”,其中用户人数最多的25~35岁占了60.3%,其次为19~24岁的19.3%和36~45岁的12.3%。从对用户的文化程度的调查中得知,有接近半数为本科学历占49.4%,大专学历也占了30.8%,可见实惠APP的用户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另外,从用户的职业分布和月薪来说,他们是以小白、中白人群为核心的企业一般职员。这是一个正在成形中的新中产群体,是实惠用户最集中的用户。也是我们常说的“吊丝”群体,核心的消费中坚力量。
当“摇一摇”成为习惯
在调查中我们会发现,消费者在摇8次以上的时候会开始形成一种摇的习惯。两个星期以后,摇一摇的行为就形成了一定的固化。 从参与的用户来说,我们发现每提供一人份的福利,会有20人来竞争我们的福利品。在使用时间段方面,大部分用户集中在工作日,相对而言,休息日使用频率较低,体现出了写字楼、社区的类型划分。在使用频率方面,45.6%的消费者表示每天至少会参与摇奖3次以上,甚至把摇奖作为每天的运气测试,具有非常高的用户粘性。
收获福利方式的优劣对比
报告对用户收获福利的方式进行了优劣对比。实物快递型的实际收货率高,到货周期短,福利评价好,品牌口碑有提升。到店体验型的兑奖率有待提高,但带动消费尚可,体验后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都有提升。总的来说,福利送达或福利体验两种方式,都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知,对以后的购买行为有较正面的影响。
袁岳:实惠将掀起社区创新
服务业的restructure旋风
袁岳认为,实惠有两点需要加强的地方。
第一:强化实物快递型福利推广。在实物快递型和到店体验型两种福利中,消费者对实物快递更加偏好,获得好感度也相应更高一些。因此将来跟商家谈合作的时候,应该更加偏重实物快递型福利。
第二:精准到店体验型福利区位。对于到店体验型,在和一些合作商家深化合作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体验到店的区位分布,我们会发现,到店实际体验的只有29.4%,一些人放弃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摇中的那个店离家太远了,便利度不够。对一些规模合作的商家来说,应该考虑进行店的区位调整,有助于加强消费者的正面感受。
在袁岳看来,实惠在M2M里创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线上线下的案例。实惠依然有不足之处,但比较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其商业模式的要点具备度较高。因此有理由期待,实惠未来对一个城市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服务业,尤其对基于社区的创新服务业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指这种模式本身能够创造非常大价值,更重要的是对社区服务现有的格局、分布,对商家原来的服务方式、营业方式,都会产生比较大的restructure。从经济形态角度上来说,实惠带来了对创新服务的冲击力和发展动力,从服务经济和物业发展角度上说,也是一种有重大发展潜力的商业现象。
结论:实惠APP作为深度体验营销的创新平台,提供的是基于地理位置定位消费者圈层的服务,具备营销精准性。并以移动手机作为核心平台,融入消费者生活与消费新习惯。同时摇一摇这种行为本身,是一个简单的、消费者乐于尝试的、成本很低的参与模式。加上同城快递便捷配送,福利轻松到手,信赖度高体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