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3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一块钱的民生
邵 宁
  邵 宁

  一块钱,你在乎吗?

  春节过后好几天,报社对面的“弄堂小馄饨”又开始营业了。原先开在静安别墅老弄堂里的这家小店,一年多前搬到了威海路上,还租下了原来一家日本料理店的两层门面,经营场地可谓鸟枪换炮了。

  这家店的小馄饨只有早上供应,每到早餐时间,门口总是排着长队,既有附近居民,也有上班族,有些老人甚至拿着锅来买上两碗带回去。中午全部是面条,光面4元一碗,拌面5元,吸引了附近写字楼众多白领。

  起初小馄饨是5元一碗,搬到“高大上”的门面后,涨到6元。由于分量十足,给人感觉还是物有所值。今年春节过后,小馄饨又涨价了,7元一碗。光面和拌面也分别涨了一元钱,浇头没涨价。每天经过店门口,发现7点多排队的人少了。有一天,老板娘专门为我一个人下了一碗。

  这应该是涨价一块钱的结果。

  现在的食客,看上去都是上班族,还有的是在送孩子上学路上来吃早餐的。少掉的是那些老年顾客。

  看来,一块钱,老人们还是在乎的。他们大概是这么算账的:今天多一块钱,10天就是10块钱。一个月十几块,一年就是一两百块呢。而且,从两年前的5块涨到现在的7块,涨幅达40%,乖乖!

  所以,一块钱也是民生。那么,店家涨价是不是太任性?并非如此。尽管去年CPI增长不多,肉类、面、油等食材没怎么涨价,但人工工资近年来涨得厉害。“弄堂小馄饨”也雇了好几个小工。君不见,每年春节过后,不少餐饮企业门口都贴出了招聘告示,还以加工资来吸引服务员。成本增加的另一大原因是房租。搬到新址后,原本只做早市和午市的这家店,还开出了晚市,做小龙虾。在没有小龙虾的季节,馄饨面条的薄利可能难以支撑。第三,去年以来,水费和燃气费纷纷涨价,对成本也有影响。

  事实上,小馄饨涨价对老年顾客的影响可能也只是心理上的。因为现在每年享受“涨工资”待遇的只有老人,养老金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增长,今年上海大多数老人每月都加了三百来元。与这个涨幅相比,小馄饨涨一块钱,又似乎可以承受。

  估计再过个把月,“弄堂馄饨”又会回复往日的热闹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生态上海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0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2版:广告
以简政放权扫除“奇葩收费”
一块钱的民生
需不需要小确幸
和数字“较真”的代表多多益善
圆滑的齿轮
鞋拔与提拔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一块钱的民生 2015-03-11 2 2015年03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