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办赛的初衷,就是希望市民热情参与,让首届市民运动会真正成了上海老百姓的一次体育大联欢。”市民运动会开赛整整一个月,李伟听在4周时间里跑了6个区县,“走基层,我们有很多个‘没想到’。”
再增加两场比赛
第一届上海市市民运动会于6月10日开幕,第一项重头戏是“上海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开赛第一天,李伟听碰到了第一个“没想到”。原本,比赛设计的报名上限是240支队伍。没想到报名没几天就突破了上限,即使扩容90支参赛队,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最终竟然有1320人参加了定向挑战赛。选手们身着统一的红色运动服,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年来,体育局一直寻找一种形式,能吸引老百姓主动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李伟听归纳,大众化、生活化的比赛特点,可以吸引市民的参与度。
“在我们的市民运动会计划中,只办一次城市定向挑战赛,但市民既然对这个项目情有独钟,未来几个月,我们还打算再增加两场这种类型的比赛,让更多市民参与其中,享受快乐,少留遗憾。”
主办方收不了场
赛事不重金牌,按参与人数给区县排名;选手间弱化名次观念,设立段位制;各个区县设置展示周,让运动会深入民心……市民运动会,创新、转型是亮点。
“市民运动会是个新概念。半年时间里,吸引百万人参与,不出错很难。”李伟听介绍,市民运动会分“三级”,最高级别的市级赛事在9月以后全面展开。目前进行的大都是区县(二级赛)和街道(三级)的选拔赛。“我们发现,部分区县的二级赛在三级赛之前就举办了。老百姓有意见,在街道里参赛,成了‘白忙活’。”摸底后,体育局领导带头下一线,理顺赛事程序。
市民运动会赛事内容有创新,“虚拟运动会”就是很重要一项。这一次,比赛走出了运动场,搬进了繁华的大商店。在龙之梦购物中心,主办方就搭起了视频设备。屏幕前,跑道上的飞人大战、水池里的自由泳赛……顾客停下了脚步参与其中。最多一天光是龙之梦购物中心就有2000多人参加赛事。“有的市民参加一次还不过瘾,等两天再来比一次,看看有没有提高。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李伟听说,市民运动会龙舟比赛在青浦举行。赛事期间,组委会把跳绳、投篮、飞镖等擂台赛项目一起搬到赛场边。“真没想到,上千市民排成长龙现场报名,场面十分热闹,龙舟比赛结束了,擂台赛还在排队,让主办方收不了场。”
坚持一直做下去
一传十,十传百。市民运动会是个普及体育健身理念、把市民拉回运动场的一个大平台。“市民运动会不光是一项赛事。我们希望通过比赛,让市民学会一项运动,喜爱一项运动,坚持一项锻炼。”
目前,上海市每个区县都设有全民健身教学基地。“卢湾区白领众多,教学基地和楼宇运动结合在一起,一到周末就组织白领免费学习一项运动,让更多年轻人受益。”
今年,全国第九套广播体操全面推广。每天上午,全市大大小小的办公室里会响起音乐,弯弯腰、抬抬手、耸耸肩……市民的幸福一天,从广播操开始。
“最初,我们到北京学习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只有几个人,这些教练回到上海,手把手将动作的要领传给各个单位健身骨干。以点带面,学会的人越来越多,受益的人,越来越多。”昨天,李伟听和他的团队就在筹划着8月8日的上海市第九套广播体操展示活动。
“每个区县至少有100支广播操队伍。通过层层选拔,将有990支队伍参加市级广播操比赛。”李伟听欣喜地表示,“广播体操赛只是一种形式,市民只要参加这项比赛,至少学会了第九套广播体操。只要坚持一直做下去,我们的运动会就算办成功了。”
本报记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