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8岁小侄帕克,父亲美国人,母亲中国人。今年暑假随母亲回沪探亲,在马路上见有人抽烟、随地吐痰,就直冲过去,大声说:“这里有人吐痰,这里有人抽烟。”
他母亲遂大惊,说:“你这么大声,被人听见。”帕克生性温良,于是不语。然而,在这小子的内心世界,认定了在公共场合吸烟、随地吐痰,都是非常有震撼力的陋习,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可为什么在中国,却屡见不鲜呢?而且,后来帕克对母亲说:“他们竟然不脸红。”
同样是这个暑期,友人访美归来,说起一则亲历故事。一日清晨,他与共同访美的本单位领导,在纽约下榻宾馆外某公园散步。该领导呼吸着美利坚清新的空气,似乎仍不过瘾,遂拔出烟盒,点火抽之。
朝阳四射之时,不觉晨岚乍起,貌似很有诗情画意。只不过这晨岚是人工的烟雾罢了。待得一口烟圈纳吐罢,一个黑人兄弟先是竖起一根中指,后又如铁塔一般站在他面前,领导眼前一黑,以为遇到了险情。只见“黑铁塔”做出手势,原来是要他把烟灭了!这位平时在单位颐指气使,特别是经常将会议室打造得烟雾腾腾的单位领导,在大洋彼岸,却一点儿没脾气,乖乖灭了烟,乖乖找到垃圾桶,乖乖把烟头扔进去。在回国的飞机上,该领导仍未想通——那天抽烟之地,不是在室外么?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纽约的强化禁烟令,将公园、海滩和徒步广场等室外公共场所都纳入禁烟区。从我朋友单位大头头的遭遇,可见当是令行禁止,并且热心市民对此绝不含糊。而本人亲历,让人感到,我们上海的禁烟之路,尚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