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我从企业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集团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要我参与编纂《东浩集团志》。集团领导明确地说,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东浩、兰生两大集团联合重组,东浩集团的历史可能就此画上了句号。结合上海第二轮修志,如果能把集团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用志书的形式记载下来,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这应当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项工作专业性强,要求很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我完全是一个门外汉,能否做好心中无底。随着修志工作的开展,我与同事们逐渐有了一些感悟,“苦力活”让我体味到了别样的快乐。
东浩集团成立于1997年11月,是全国第一家以服务贸易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翻阅尘封的档案,我作为参与集团组建、之后又亲历集团改革发展历程的“老东浩”,感慨万千。16年来,东浩人借改革开放、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东风,把握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机遇,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取得了良好业绩,使一个“小骆驼”变成了“强骆驼”。探索拓展现代服务业的新途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把握我国加入WTO的发展机遇,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参与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投身我国最大的会展综合体建设,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因为修志,我得以重温这段历史,并将亲手记载这段历史;因为这段历史中有我的足迹以及付出的艰辛,我倍感欣慰与自豪。
平心而论,每天都在档案堆里找资料,埋头于编排篇章节目,确实有些枯燥乏味。我以前当企业领导时大多“动动嘴”就行了,现在很多事要自己动手,有时候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也很烦神,好像是在求人做事。比如,布置所属企业撰写“公司简介”,要求基层单位提供资料,个别单位不理解、不配合,工作迟滞拖拉,还摆出一大堆理由。我只能一次次上门去商量,一次次打电话进行督促,常常是“磨破嘴皮”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集团修志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目前已收集完成数以百万字的资料卡片,整理和撰写了10多万字的集团“大事记”和“企业简介”初稿。看到“苦力活”成果初显,我觉得之前的付出都值了,内心充满喜悦之情。
由于各种原因,在上海第二轮修志中,我们东浩集团起步较晚。一年多来,我与修志办的同事们既抓紧工作,又注重质量,参加修志业务培训,赴先进单位学习取经,认真收集原始资料,积极探寻东浩集团成长发展的轨迹。修志工作的这一特殊意义,让我认识到修志工作“虽苦犹荣”,责任感和激情油然而生。
人生难得修一志。记得有位史学专家在一次会上说:“不是所有人都有幸可以修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修志”。这段话给我很大激励。《东浩集团志》编纂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打造志书的精品佳作,成为一个优秀的修志人,是我心中的目标。
十日谈
修志的故事
档案和资料是修志的关键,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