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碾房记忆
刘维芳
  刘维芳

  我们村以北有一座碾房。没有碾米机的时代,碾房里热闹。到了新谷上场的时候,挨家挨户晒好了谷,一袋一袋扛进碾房,按先来后到排了队,等把新谷碾成新米。碾盘这时候也显得很忙,一头性子极慢的水牛拉着碾盘,缓缓地行走,那步伐那节奏很抒情。中柱随着转,声音吱吱地响。碾盘沉沉的,不紧不慢在石槽里滚动。石槽里的新谷,就这样被碾成了新米,散发着热温和香。我们嘴馋,米一碾好就会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抓把塞进嘴里嚼米硬,一嚼就响。若是大人看见,就说“小馋猫,吃了生米肚子疼,不能乱吃。”我们听到骂声就逃到一边去,用手捂着嘴笑。其实,我们吃了生米从没有肚子疼过。我们知道大人不让吃,是怕浪费粮食。

  碾新米的日子,就是吃新米饭的时节。每户人家的房顶,冒起一缕青烟,饭桌上摆着满甑子的白米饭。吃饭时,下饭菜不用大鱼大肉,只用母亲腌的豆腐和萝卜丝,再加上米汤,就够了,吃起来十分爽口。

  村里人逢年过节,也离不开碾盘,尤其是端午节和过老年,母亲就在鸡叫二遍的时候起床,蒸好了饭趁天还没有亮明,把米饭抬到碾房里,用清水把石槽洗干净,然后将冒热气的米饭很均匀地撒在石槽里。米饭是要碾成粑粑,用来做饵块的。碾粑粑费的力气不大,不用洼水牛拉碾盘,一般只是我和父亲同推。二十分钟就做完了。

  这时,隔壁邻舍便陆陆续续来了,他们都抬着蒸好的米饭,一家跟着一家排好队。我们离开碾房,走过窄窄的巷道时,还能碰到过往的乡亲。揉饵块要力气大,母亲很少做,通常由父亲做。父亲将粑粑一团一团分开,再一团一团揉成一个一个六寸左右长的椭圆体。这就是饵块。为了不让饵块开裂,保持湿度,母亲就用水保养。饵块在中午或下午吃,做法简单,只需用刀切成丝,放到甑子里蒸熟就行。吃的时候,宰一只鸡煨成汤,用碗盛了,放芜荽、葱、油辣子、味精、酱油,一同拌匀,就可食之。

  碾盘是村里人必需的生活工具。只是后来通了电,碾米用碾米机,它的作用才不大了,但是,我们仍然喜欢去推动碾盘,让沉沉的滚动声震动已经寂寞的碾房。我们或者坐在石槽上,倾听一种旷古的回音,怀想忘不了的历史,追寻原汁原味的生活!

  明请读一篇《美好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焦点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地产新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生活
   第B18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19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云水山房杂诗
絮语“最美女教师”
点到为止
画说唐诗
可惜孔子不存钱
树上的锚
盛开着的花
碾房记忆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碾房记忆 2012-05-18 2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