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新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砂”自动铸形 将对象自动复制
凌启渝
  科学家脑子里的想法是这样的:你将一个物件,就说小板凳吧,埋进一堆带智能的砂子里,分分秒秒间,一些砂子会结合在一起,形成小板凳的复制品。要再做一只小板凳,也同样简单。

  这种听起来像哈利·波特小说,或是科幻电影的场面,眼下还没有成为现实,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布式机器人实验室(DRL)的一个团队已经演示了一个雏形。他们运用的智能模块为1厘米见方,称不上砂子,只能说是“智能卵石”。

  每颗“智能卵石”都是个立方体,外表有4个面覆盖着特殊的磁性材料,这4个面镶有红色的边线,用于识别。每颗卵石有一个小小的微处理器,能存储32千字节的程序代码,有一点点计算能力,还有2K字节的工作内存。堆放在一起时,它们会利用各自的计算能力,拼凑成一个分布式计算平台,通过计算将许多卵石塑造成目标物件,而没有用到的卵石则“下岗待命”。

  智能卵石借助电控永磁铁来与邻居相互连接。电控永磁铁不同于一般的电磁铁,它不需要持续的电流,有个电流的波动就能将它的磁性开启(或关闭)。智能卵石通过它与邻居相互附着、连通,并分享电力。

  DRL团队将在5月份向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提交描述算法的报告。科学家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将智能卵石的体积大大缩小,真正做成一堆砂子,同时让每颗砂子保留计算能力和电力。

  智能砂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使用者将要制作的对象(可以是缩小版)放置到装有智能砂的容器。智能砂“们”会运行算法,使其整体上感知物体的形状,并映射成3D。最终产品的大小,由用户指定,或根据智能砂堆的高度确定。需要用上的智能砂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所需尺寸的目标物件;而不需要用到的砂粒则不被粘连,留在砂堆里。

  用户可以从砂堆里拉出原始物件按比例的复制品;重复同样过程就可以产生同一物件的多个副本。而已经制成物件,以后又不再需要的,则可以放回到砂堆里重复使用。

  专家指出,许多重构机器人的方法采用的都是加法,这可以比拟为堆砌LEGO积木;而智能卵石使用的是减法,可以比作在石头上雕琢。两者的思路有很大的差异。凌启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焦点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地产新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生活
   第B18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19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真空管列车速度远超飞机
“智能砂”自动铸形 将对象自动复制
新型熨烫机 批量熨衣服
新民晚报新智B16“智能砂”自动铸形 将对象自动复制 2012-05-18 2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