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我在瑞典参观了米勒斯雕塑公园;今年夏天,在挪威欣赏了维格兰雕塑公园。米勒斯与维格兰都是北欧的雕塑大师,但其笔下的题材与风格却截然不同。
维格兰雕塑公园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西北角,占地50公顷,公园名字是以挪威著名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的名字命名的。
一进园内,便见繁花似锦,绿茵如毯。园内共有192座裸体雕塑,共计650人物雕像。这些雕像分别由铜、铁和花岗岩为材料。是维格兰20年心血的结晶。
公园正中有一条长850米的中轴线,浮雕与各组雕像均分布在中轴线两侧,中轴线上则是石桥、喷泉、圆台阶与生死柱。雕塑家通过其作品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主题——人的生与死。
人的生与死,是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首先让我们见到的婴儿浮雕,然后是可爱的童年,青春洋溢的少年,努力向上的青年,踌躇满志的中年和留下无限回忆的晚年,直至人类的终结——死亡。
有意思的是,维格兰通过一组四幅雕像生动表现了童年的天真活泼,青年人的思想奔放,中年则遭遇了劳累艰苦,乃至垂暮临终的老年人,形象地展示了人的一生。
值得玩味的是,维格兰表现的艺术典型相当生活化,比如孩子们在捉迷藏,少年们在玩耍,青年男女在窃窃私语,老人们在熬度暮年……我们环绕一周,正好看到30座雕像,从婴儿出生到死亡球塔。维格兰还在雕塑作品中阐述了自己的思想,比如在一些西方男人眼中,干家务事是女人的事,由此引起夫妻矛盾,于是他精心雕塑了一个嚎啕大哭的小男孩的雕塑,他摇动手臂在寻找父母之爱。
在雕塑公园中,有121座男女浮雕,生动展示了男人的力度与女人的柔美,也显示了雕塑艺术特有的技巧。并通过雕像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他们的眼神期待,流露出内心的呐喊与希冀。
喷水池周围的铺道,以黑白花岗岩拼成马赛克式的图案,仿佛是颇有趣味的迷宫图。喷水池背后的小山丘上有座高塔,由上而下,有众多男女老少雕像,是园内最为精致的雕刻作品,据导游介绍,这些作品作者花了很多年才完成。
古斯塔夫·维格兰的雕塑艺术,不仅属于挪威,他也是世界雕塑史上著名雕塑大师。他出生于农家,父亲是木匠,由于家庭贫寒,他15岁丧父后就挑起家庭重担,在挣钱养家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苦学雕刻艺术, 20岁就在国家艺术馆展出了他第一件作品。后来受罗丹人体雕塑艺术的影响,他开始通过作品来解读生命的伟大与尊严。同时揭示人类命运的无奈与痛苦。这终于使他的作品成为北欧人的骄傲。
当地人又把维格兰公园,称为奥斯陆公园。因为这个雕塑艺术公园一年四季都是游客不断,它不仅属于维格兰个人的,而且属于挪威人民与奥斯陆市民共同拥有的。
如果说米勒斯雕塑发挥了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擅长表现喷泉雕塑为主的公共性雕塑艺术;那么维格兰的雕塑艺术则着重于写实,表现平民男女的喜怒哀乐,表现人从生到死的过程。我以为,后者的雕塑更注重人的生活细节,主题更具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