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我们来到同里古镇。眼前,不见了白天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没有了声声叫卖的嘈杂,安静取代了喧嚣,显露出古镇的几分本色。就连收门票处的木栅栏也洞开着,检票员和售票人没了踪影,人人可以大大方方免费进出。
我们全家信步走到古镇的景区中心,只见横卧着太平、吉利几座著名石桥的小河畔,一字排开的夜排档开张了。这是古镇夜幕里的一道风景。
河畔的栏杆边,垂柳的柳丝在微风里轻轻飘动,枝上挂着的一只只红灯笼,倒映在水里,放眼望去,如系着的长长一串珍珠,连绵不断,煞是好看。而从河边居宅灶头里飘出的菜肴香味,一阵阵扑鼻而来。不要说我们饿着肚子来吃夜排档的,即便走过路过的游客,看到这个环境,闻到这股香味,都会坐下来,叫个三五只菜,美美小酌几盅。
我们在桥堍边的一家夜排档里坐了下来。这是一对中年夫妻经营的,河两岸都是他家的桌子。大师傅在厨房里烧好后,如果是对岸桌子的,他们就用托盘捧着过石桥,因为生意兴隆,夫妻俩上起菜来,在桥上跑上跑下,犹如跑马灯,情趣盎然。
同里古镇是水乡,周边尽是河湾,尤其紧靠浩渺的太湖,所以菜肴以河鲜著称。这里的老板很实在,他会把鲜蹦活跳的虾和鱼拿到你面前,让你过眼并上秤。我们要了太湖三白——清蒸白水鱼、盐水白米虾和面条鱼跑蛋,还有葱煸螺蛳、绍兴臭豆腐,再加上老板娘特别推荐的土鸡煨汤和河虾饼。由于新鲜的缘故,这里的菜肴十分鲜美,一只面条鱼跑蛋,不但味道好,且那蛋拉得松松的,竟满满一大盆,咬上去又香又脆。而另一只菜说是当地的土特产,叫黄咸菜,上台时似乎有点臭烘烘的,但吃在嘴里却香喷喷,让你吃了还想吃……
其实,吃夜排档图的就是自由自在的氛围。只要你在排档里一坐,全身心就十分轻松惬意,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意吃喝就是了。而在这闻名遐迩的古镇里,又是静静的夜幕里,周围是一股浓浓的乡土味,让你感到一种人生的闲适。你看,脚下是一条流水缓缓的小河,不时有小船穿过桥洞而来,从你眼前趟过去,那船娘边摇着橹,边唱着小调;而远处有一幢三层的小楼,灯光幽幽,打那窗棂里,流淌出江南的丝竹声;排档后面还有个古戏台,我们虽然看不到那里上演着什么戏文,但好听的锡剧调头和观众不时的喝彩声,却清晰地飘入我们的耳朵……
这时,我们桌前来了一位女子,四十来岁,抹着口红胭脂,一身蓝印花布,肚子上围着个红兜兜,不用说,这是当地最本色的打扮。她拿着本子,让我们点唱。我们问她能唱什么,她笑着说,流行的、地方的,什么都能唱。我们说,打老远的城里赶来,不是找时髦,于是让她拣几只本地的古老小曲唱来。尽管我们听不懂唱的内容,但那糯糯的吴语,婉转的调头,她一开口,就有一股浓郁的乡土芬芳。我们听着小曲,品着美食,谈着家常,犹如置身在一幅江南的风俗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