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构建业务模式
2006年,北京中关村启动了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试点。经过7年试点,今年1月正式成立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也就是“新三板”。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要把新三板的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目前扩大试点的具体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应该很快出台。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王娴表示,新三板对企业的要求要比创业板低了很多,所以也符合它的基本市场定位,就是为达不到交易所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2012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平均的净资产是6189万元,平均的营业收入是9476万元,平均净利润是830万元,所以从平均净利润来看,只有创业板的1/8。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庚表示,既然没有高标准,所以要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严格投资者准入。他坦言,融资试点的选择上,企业既可以融资并挂牌,又可以不融资挂牌而在挂牌以后融资,也可以在挂牌以后觉得不需要扩张股本,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原来我们20多年来只有一个单一层次的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服务平台增多,对所有的市场机构都是一个挑战,需要重新构建业务模式。”
市场参与各方共赢
“我经常参加金融方面的会议,今天这种热烈的场面还是非常少见的,说明大家对新三板非常关心。”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说,中国建立这个场外市场,是因为它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方面解决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彻底改革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要增加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让中小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才是关键。
他建议,今后要上场内主板交易的股票,一律先在场外市场上市,在场外市场交易,经过三年大浪淘沙,从中选择好公司再上主板,进一步保证主板公司的质量。
对市场投资人来说,新三板的意义在哪里呢?中信资本董事王鑫认为,新三板的意义就在于鼓励真正有创新的中小企业可获得长足发展,为PE投资人提供了退出通道之外,同时让在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都有一个股票增值的机会。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