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腹地王坛镇附近有个叫舜皇村的小地方,那里不仅山水美,而且生产的有机茶在一线城市热销。这里民风特别好,村民夜不闭户,尤其是“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思想在村民脑子里根深蒂固,小小的村子里有着许多动人传说。
我们慕名前去访茶。小村子在一片雾中若隐若现,好似仙境一般。若不是隐隐约约传来的鸡叫声,根本发现不了有这样一个村子。这让舜皇村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一个村民告诉我们,虽然舜皇村不大,但这里的人做的事却不小,其中大越山农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代表。而主其事者做事低调,连名字也不轻易告诉他人,因此,我们只能称他为“茶园主人”。
“茶园主人”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可更让人尊敬的是,他靠勤劳致富,但也没有忘记乡邻,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一个计划,带领周围乡邻去种有机茶,走共同富裕之路。所以乡亲们都很敬他、认他。
会稽山是名闻遐迩的茶乡,舜皇村更是茶乡中的茶乡,这里的土地没被污染,几百亩茶园显得郁郁葱葱,这也就难怪有灵性的许多鸟雀在这里安营扎寨了。种植有机茶的山地,水质、空气、土壤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能有任何农药污染,投资大,见效慢,要经过七八年的精心培育才能上市。虽然这些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生产安全健康的有机茶,可是由于有经济风险,专业生产有机茶的并不多。“茶园主人”敢想敢做,毅然投资有机茶生产,经过几年发展,其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已是绍兴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当年种有机茶时,有人建议“茶园主人”给树苗施化肥,这样可以缩短树苗生长周期,促使它们快速成长,三年茶树就长大了,此时,即使去检测中心检测,也很难发现什么问题,茶叶照样上市。对于这样“两全其美”的事,“茶园主人”却摇摇头说:“既然选择了走生产有机茶这条路,就必须按照有机茶的生产规矩来做事,这是不能含糊的。如果为了早日挣到钱,采取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这不是弄虚作假吗?要是这样的话,连老祖宗都会伤心的。”
由于有机茶茶园一年只采一次明前茶,产量很低,造成了茶园加工设备大多时候是闲置的。这时远近的茶农就想到了利用这套好设备,一到采茶季节,就纷纷和“茶园主人”联系,想将茶叶拿来加工,结果,被他统统回绝。他说:“我的设备是专门生产有机茶用的,怎么可以加工普通茶呢?”三年前一个老板不死心,软磨硬泡地对他说:“谁知道你的设备加工过普通茶?你怕有污染,加工好以后,我们可以对设备进行处理啊,费用由我出。你这样死板,光加工费就要损失好几十万。你好好算算吧。”这笔账,“茶园主人”怎么不会算呢?只要头一点,几十万马上到手。说实在的,由于投入大,资金对他来说始终紧张。“可就是再需要用钱,也不能这样做啊!”面对如此倔犟、固执的茶农,对方只好苦笑。
向来对父母言听计从的“茶园主人”,有时候居然也会“抗命”。村民告诉我:一天,一个亲戚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和“茶园主人”商量,准备将一批茶叶放在他的冷库里,否则茶叶不能保鲜,损失就大了。善良的母亲只是想帮帮这个生活比较困难的亲戚,她不知道普通茶和有机茶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因为会污染,也违反有机茶生产销售的安全规定。一边是母亲是亲戚,一边是规定是原则,怎么办?最后,“茶园主人”坚守住了规则,但同时,他通过关系,找到一家可以存放普通茶叶的冷库,帮助亲戚渡过了难关,也让母亲高兴了。
北京、苏州两个茶商慕名而来,称:不用茶园出一分钱给大越山龙做包装,不过附带一个条件:所有产品必须交给他们销售。谁都认为这是好事,可“茶园主人”还是摇摇头。他心里清楚,这是利用他的品牌进行炒作,然后以暴利销售;当初自己生产有机茶,不就是要让普通百姓也能喝上没有污染、安全的茶吗?他对茶商说:“我喜欢实实在在地宣传有机茶的好处,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但如果借机炒高价格,我不做,也反对。”
我们很想会一会这个讲孝道又实在的“茶园主人”。一个村民说,他一早就带了一帮村民去了茶园。我们也正想去有机茶基地看看,可是奇了,此时种满茶叶的山头上蓦然起了雾,而且很快越来越大,越来越浓,一会儿整个茶园竟然都被大雾笼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