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临汾进行交流文化。中午,临汾的王伟告诉我去品尝一鱼八吃。一鱼二吃、三吃见识过,这八吃还是第一次碰到。
开车来到临汾的郊区临汾市一个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刚下车,就听到哗啦啦的水声,这里占地60余亩,养殖面积16亩,有成鱼池塘41个,苗种繁育厂房1座,孵化缸及育种池200个。主要品种为西伯利亚鲟鱼、金鳟鱼、虹鳟等。这家公司是他们那里最大的鲟鱼养殖生产企业。哗啦啦的水声是山泉水流下来的。王伟告诉我,养殖中华鲟需要活水,而且水质也非常重要,在临汾,只有这个山泉水能够养殖中华鲟。
吃中华鲟我是不敢想象的,因为我知道这个中华鲟是被保护的品种。他们告诉我,这里养殖的中华鲟是可以让人食用的。既然这样,我就放下心,要不然还真的不敢品尝。品尝那“活化石”的味道的同时,当然更想看看这一鱼八吃是如何做出来的。
说中华鲟是“活化石”,是因为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它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跟着当地朋友来到养殖场,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养殖池,里面的鱼,大的十几斤,一般都是五六斤。中华鲟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身体被覆五行纵行排列骨板,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每行有棘状突起。它个体较大,寿命较长,最长命者可达40岁。雄鱼年龄一般为9~22岁,体重40~125公斤;雌鱼为16~29岁,体重172~300公斤。因为它们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又有“长江鱼王”之称。真正能够品尝到它的人也许并不多。在养殖池,我们挑选了两条三年长的,共八斤,服务员送到厨房,我们几个回到靠近看得到泉水哗啦啦流的位置,等待那一鱼八吃上桌了。
没隔多久,服务员就开始上第一道菜:芥末中华鲟筋——几根小小的筋下面配的是黄瓜条和红椒条,用的是芥末调制,吃到嘴里有韧劲、有嚼头;第二道菜:芥末中华鲟皮——仍旧配上黄瓜条、红椒条并芥末调制,柔软滑腻有嚼头。这两道菜不就是剥皮抽筋吗?这中华鲟的筋能够成为菜,头一回见识;第三道菜:鲟鱼肚白;第四道菜:鲟鱼脆骨。这两道菜一个是鲜嫩,一个是香脆,让我回味无穷;第五道菜:清蒸鲟鱼块;第六道菜:香酥鲟鱼片——虽然都是鱼的肉,但由于制作方法不一样,所以入口会让我在口中得到一种齿腔留味浓;第七道菜:红烧鲟鱼尾;第八道菜:鱼头汤。红烧鲟鱼尾一入口,就已品到与其他鱼不同的味道,嫩滑得很;鱼头汤就是一个字“鲜”,就是那鱼骨头也可以吃。
也许在许多的鱼类中,只有这个中华鲟能够一鱼八吃吧,名不虚传。想想,那些做一鱼八吃的厨师,才是真正的聪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