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养老院之争
邵宁

    邵宁

    最近做了一系列养老问题的调查,发现市区养老机构的紧缺,依然十分突出。不过,要增加养老床位,并不容易,这不仅仅是因为市中心寸土寸金,还有其他各种因素。我在采访中就听说,一家企业准备将位于中心城区的两栋宿舍楼改建成养老院,却遭到附近小区居民阻挠。
    这两栋楼位于杨浦区,产权属于本市一家大型国企,几年前租给一所专科学校做宿舍,前年宿舍搬迁后就一直空置着。去年,这家企业决定将这两栋楼改建为养老院,床位数可达290个。这对于老年人口众多的杨浦区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区政府给予支持,确定了这家养老机构的性质为公办民营。可是,改建工程开工不久就遭到附近居民的阻挠,被迫停工。反对的居民主要来自旁边的商品房小区,他们甚至拉出了横幅,所在街道和有关部门一次次做工作都无果。
    反对的理由有这样几条:“养老院不能建在居民区”;“养老院周围会变成殡葬一条街”;“救护车天天开进开出,对我们心理有影响”;“养老院影响阿拉房价”。还有,“老人都是有病的,他们的肺不好,肺炎病菌会传染给我们,特别是小孩子,这是没法治的”!
    这些理由让人哭笑不得。上海数百家养老院,大多数都建在居民区附近,甚至有在居民区里面的,如虹口区有家高档老年公寓,就建在一个商品房小区里,与小区和谐相处,并且一床难求。另外,如果说养老院会“飘出肺炎病菌”,那大大小小的医院岂不是成了各种病菌的集中地,更不应当在居民区附近存在了?照这些居民的意思,养老院只能建在远离人群的荒岛上?
    沪上养老院之争,这并非第一个。这让我联想起几年前的垃圾房之争、变电站之争。垃圾房、变电站等公用设施是家家户户一天都离不开的,可是,谁也不愿意它建在自己的家门口。事实上,养老院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甚至还不如一间垃圾房。反对建养老院的居民,难道你们就不会老去吗?
    时下,老百姓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也习惯了多方反映自己的诉求。可是,仅从自身无知和一己私利出发,反对与绝大多数人有关的公共利益,这样的“维权”不会成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大购网专版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有多少电梯做到15日检修一次
养老院之争
行的意义
理性看待老人讹人报道
掉包
“脆弱”道德需制度“补钙”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养老院之争 2015-07-29 2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