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既想让马跑得好,又要让马少吃草,既要提升动力,又要降低油耗,一直是个“鱼与熊掌可否兼得”的悖论。然而,广汽丰田全新换代凯美瑞搭载的动力总成,则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中高级车“心”战斗
近年来,涡轮增压发动机大有掀起行业一股技术热潮之势,尤其是德系中高级车型,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大有“不带T”就落伍之势。人们发现,在许多消费者眼中,涡轮增压似乎就是高科技的代名词。
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但其主要是为解决排放问题,在汽车使用条件不成熟的市场,如我国,其缺点——维修使用成本较高也很明显,比如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动机需要使用更高标号燃油,同时必须使用全合成机油,价格是矿物油的4倍。
此外,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反应滞后以及可靠性难题非常突出。以1.8T车型为例,大多需在6万公里左右更换涡轮,虽然次数不多,但维修成本之高,的确会让不少车主感觉“压力山大”。而且,涡轮增压方式会给发动机带来更高的燃烧温度,也会影响发动机寿命。
那么想追求更强的动力输出,是不是就没有更完美的方法了?
在确保高品质、高可靠性、高耐久性的情况下,全新凯美瑞动力提升了10%,油耗却降低了24%,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仅为7.8L,超过涡轮增压的水平(传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节油率是20%),而且保养成本也远低于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就是全新换代凯美瑞“5AR-FE双VVT-i高效能发动机”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动力系统所给出的答案。
这一表现不仅在能耗与动力性能之间找到了“黄金分割点”,更成为力挑“TSI+DSG”的最大优势。出于技术复杂性、品质不稳定性以及为车主带来的潜在成本考量,广汽丰田的造车理念显然比其他欧美厂商更“人性化”。
节油增效“强心术”
卓越的均衡源自高端先进的科技。据了解,全新换代凯美瑞所拥有的8大节油增效技术,是实现这一完美均衡的关键——包括双VVT-i可变气门正时系统、ACIS智能谐振进气系统、高压缩比、智能机油泵、多点燃油喷射、滚轮式摇臂、低张力活塞环、F1扰流技术与车身轻量化等技术。
可以说,从发动机最初的可变进气,到可燃混合气的完美化学反应,到最终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的各个环节,全新换代凯美瑞都不遗余力地进行革新突破。
从进气端开始,全新换代凯美瑞搭载的全新5AR-FE高效能发动机,采用了丰田家族的看家技术“双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如车速提快时,可以增大气门正时提前角,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发动机,燃烧更充分,从而爆发出强劲动力;而在车速慢时则可以延迟排气门开启,从而控制缸内空气燃油比,实现节省燃油的效果。辅以“ACIS智能谐振进气系统”,保证发动机能根据不同转速自动调整最佳进气量及进气压力,使得进气效率得到提高,动力性获得进一步提升。
在油耗控制方面,全新换代凯美瑞通过“多点燃油喷射”、“变频油泵”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并减少了机械耗损功率。其中,“多点燃油喷射”实现各缸独立供油,通过电脑控制和调节,使得每个气缸喷射油气量和时间更精确,大大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再辅以智能控制式机油泵,巧妙实现了油耗与功率的平衡。
除了优化空气和汽油的供给方式、提高二者的使用效率外,全新换代凯美瑞还对发动机结构进行了改良。它采用压缩比达到10.4的“高压缩比气缸”,使得混合气中的油料汽化得更完全、更细密,在实现强劲动力输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燃油经济性;而“滚针式摇臂”、“低张力活塞环”的应用,则有效降低摩擦对功率的耗损,进而降低油耗水平,也使得发动机寿命更长。
节油增效与车身形状和车体重量也息息相关。全新换代凯美瑞还采用了F1扰流技术等设计,使其风阻系数降低到0.28,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操控稳定性,还能带来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再加上众多新技术、新材质的广泛使用,在车身轻量化和安全性间取得了最有效的平衡,进一步降低了油耗。
凭借8大“强心术”,全新凯美瑞实现了动力与油耗的完美均衡,并融技术成熟稳定、使用成本更亲民于一身。在这个消费者至上的年代,全新换代凯美瑞为引领中高级车市回归理性作出了表率。 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