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的怀抱里,常州地处南京、镇江与无锡、苏州、杭州之间,这几个江南名城皆风情绰约:杭州以西湖胜;无锡以太湖傲;南京是金陵故都,气度非凡;镇江是山水之城;苏州有精致的园林与小桥流水。相比之下,常州就如一个内秀的村姑,默默无闻隐藏其间。
但我最近几次访常州,越来越发觉常州有独特的人文魅力。或漫步于红梅公园,或流连于天宁寺下,或游览淹城,或觅趣近园,或登文笔塔,或逛篦箕巷……最让我感触万分的是参观了苏轼终老地故居。苏轼生于眉山,成名于开封,后来因才受妒,先后到杭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蓬莱)、扬州、惠州、儋州(海南岛)任职,在此其间,苏东坡居然11次光顾常州,专门写了《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一诗。他还将自己晚年的终老地选择在常州,这就令我大生疑惑,常州真的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吗?
依我看,常州的山水名胜,不能列江南第一;常州的文化名人,也不能说名冠江南。但细细品味,常州也属地灵人杰,每个朝代皆是人才辈出。我在齐梁文化研究会诸佩成先生的引领下,参观了齐梁文化遗址,获悉萧道成、萧衍、萧统的许多诗文逸事,又参观了黄仲则纪念馆、恽寿平画艺堂,听储先生谈“常州词派”、“常州学派”、“常州画派”在当时的各领风骚,令吾感叹常州人文艺术的辉煌。最令我感动的是瞻仰了常州人文始祖季札的雕像。季札是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他当时与孔子齐名,时称“南季北孔”,孔子对季札十分赞赏:“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借泰伯礼让来夸奖季札是“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季札是第四子,因其聪颖过人,寿梦想传位于他,季札坚决不受;寿梦卒,其长子诸樊十分孝顺,遵嘱让王位,季札第二次不受;诸樊死后,传二弟余祭,余祭卒,又传给三弟余昧,余昧卒,又想传给季札,季札第三次谦让。季札三让王位之事载入《史记》《左传》与《公羊传》。因季札后来被长兄分封到延陵,延陵新城即今天的常州,季札在常州还修建了淹城。因此,季札也是常州人倍感骄傲的首位文化名人。
我先后到常州四次,与常州同道相聚甚欢,深感常州人的学识渊博与温文尔雅。在常州游览,则发现很少有司机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猛按喇叭。在常州街头问讯,更是如沐春风。常州人宽容、仁厚与礼让之风,真让人想起古代的季札。据载,苏轼当年想定居于常州,也因他在常州有不少同好知音。
常州下属溧阳,溧阳是江南不可多得的一块山水宝地。水有天目湖,山有南山,漫步在南山竹海的林荫道上,翠竹万枝蔽旭日,绿荫一片得清凉,那湖水绿得醉人,清澈见底,而满山遍野的绿竹,宛如一个绿色的海洋,风过处绿浪翻滚,似诗如画。更难得,南山竹海中有一个“竹文化博物馆”,不仅详尽介绍了中国与世界的各种竹子名称与特性,还展示了翻黄竹刻、徽派竹刻、嘉定竹刻、金陵竹雕的各种精品工艺,用竹子开发的日用器具,以及与竹相关的食品也让人大开眼界。
在南山竹海中漫步几个小时,仿佛置身于原始仙境。我抬头见群山抱翠,峰峦重叠,青竹刺天,溪流潺潺,令吾如入桃源,怡然自得。如在竹海中小憩几天,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