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偶然听了灰姑娘电影的音乐,其情节的片段又出现于眼前。灰姑娘Cinderella提裙子下台阶,落下了一只水晶鞋。这个情节让我思索起它的意味。
灰姑娘要在午夜12时以前回去,这个规定看上去很奇怪。宫廷的盛大活动可能不会很快结束,以仙女的力量应当可以让灰姑娘尽兴一下的,为什么要在12时那时候收回法力呢?然而这个看似不实的情节又让人觉得好像有一定的道理。灰姑娘即将失去试穿水晶鞋的机会,靠了动物的帮助才走出地窖,又是一个关口。
假如灰姑娘在仙女的帮助后认识了王子便可以直接进入皇宫,不用再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再努力,那么这个幸福好像来得太容易了。
我又想到“聊斋”里的故事,仙人用法术救活一个濒死的人之前要先叫他家人看他的心凉透了没有,否则就没有办法了。这些让人觉得好像有道理的内容是怎么来的?又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优秀的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不是胡编就可以成功的,它要让人们认可须符合人们潜在的判断才能得以流行。人们从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得知成功要靠努力才可以获得,所以灰姑娘还得要回到原来的环境作一番争取,这样的情节才符合人们的共识。
这么想来就可以解答我从小就有的疑问,以孙悟空的功夫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驮上师傅直接飞去西天呢?因为神话的世界来自于真实的世界,所以要步步艰辛历尽苦难,才能够取得真经,才能获得成功。
这些情节都合乎人们的生活体验和认识,所以有它们存在的道理:法力不能乱施。依佛教所讲就是法力不能度无缘众生,否则就“灭了众生定业”。另外一方面,那些故事表达了这样的一层思想,人即使能获得外力的帮助,也须待内部力量的奋发才能够起到作用。
近来出现的外国童话哈里·波特又让人有这样的疑问,哈里波特是一个正面人物,但是被学校屡次处罚,因为他违反了16岁前不能使用学到的魔法之规定。那么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因为洞察伏地魔将要施孽出于保护同伴而出手,这有什么不对吗?难道为了要做一个“好学生”而放弃正直善良的品行吗?这其实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合理不合法”现象,所以让大家觉得这个神话是“真”的,其情节是合乎道理的。
人们的认识是在变的,社会思潮也会影响到神话故事的编排。以流传至今的“白蛇传”故事来讲,原先的故事里白娘娘被法海镇压于雷峰塔下,不能再到人间。清代以后出现不少写本,情节开始变成道法允诺其儿子修成正果后可以解脱,这样后来白娘娘与功成名就的儿子及许仙全家团圆,由此成为流传至今的版本。
“白蛇传”故事的发展表明,中国百姓歆羡夫妇间的忠贞爱情,也更加愿意看到大团圆的结果,所以就有现在这样的改变。另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说明了童话神话故事的改变和发展须遵循人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