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色电影,向来有多种定义,有把它归于一种类型的,也有说是风格、样式、题材、现象、体系、情绪、倾向,不一而足。不去纠缠如何定性,对黑色电影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态作一个判断,人们大抵会同意它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比如:都是黑白片;指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好莱坞的侦探犯罪电影;受德国表现主义和美国犯罪小说影响;充满悬念、惊险、恐怖;基调黑色、阴郁、悲观;场景多为夜晚、城市、雨天;用光上强调明暗对比,突出阴影的作用;摄影低角度、低调子;画面构图不协调;常用主观叙事和闪回,等等。黑色经典电影的代表作,人们一般都会提到这样几部:《马耳他之鹰》《双重赔偿》和《邮差总按两次铃》等。最近,我集中看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上世纪50年代出品的10部黑色电影,虽然它们在质量上有点参差不齐,不过,看后,还是让我领略了其中的魅力。
《内讧》讲的是几个大学生,精心设计去赌场抢钱的故事。他们有的纯为显示自己的智力,有的是被胁迫而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其中一个精神偏执者,他的极端,令人恐怖。事实上,黑色电影中,都出现过精神病患者,疯狂的举止、病态的心理,让一切朝不合常理和失去控制的方向发展。《狙击手》里的疯子,童年可能受到伤害,所以,女性成为他连环狙击的对象。这部电影的妙处在于:他从监狱被释放后,已经意识到自己不受控制,还会继续犯罪,他想阻止这个念头,甚至弄伤了手。可无论是医生,还是社会,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黑色电影里,常有“蛇蝎女人”,她们美丽、性感,充满致命吸引力。弗里茨·朗《人之欲》中的“蛇蝎女人”,先给人以同情:她遭受善嫉妒的丈夫欺凌,又要掩盖丈夫杀人之罪;本以为找到真爱,又被男人抛弃。随着电影一幕幕展开,直到最后我们才看清“蛇蝎女人”的本来面目。这样的女人是美丽的花瓶,易碎,也蕴藏着危险。
《恐怖之城》《大内幕》和《易如反掌》,是警察破案的故事。《恐怖之城》里,一个越狱犯,偷出自以为是海洛因的放射性物质,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全城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大内幕》的孤身警探,在上司施压、妻子被杀、内外交困中,揭开红黑两道大内幕;《易如反掌》则是在追捕银行劫犯的过程中,一个警察被金钱左右,爱上了劫犯的女友,两人沆瀣一气,企图将赃物归为己有。这几部电影,做足悬念,情节紧张,无论是好警察还是坏警察,强悍、硬派,而不失柔情,他们绝不是单调、简单的“扁平人物”。《黄昏》《阵容》《合约谋杀案》和《里克兄弟》,则是罪案故事。《黄昏》里,抢银行的歹徒,在抓一个错拿了拎包的艺术家;《阵容》中,贩毒犯把毒品装载在不知情的游客身上,危险已经迫近;《合约谋杀案》的杀手得知目标是一个女人,在最后一刻,他改变了主意;《里克兄弟》一家三兄弟和黑帮有染,哥哥想帮助弟弟,不料,自己陷进了骗局,也害死了弟弟。犯罪电影的主体是罪犯,不着重犯罪过程,而是呈现犯罪主体的心路历程,看来,这是衡量此类电影成败的关键。
黑色电影揭露了美国那个时期的社会阴暗面、现实环境的污浊不堪,更对人的本性,比如贪欲、沉迷金钱和性,作了有力的揭示。在对犯罪心理的描述上,像恐惧、矛盾、焦虑和困惑,入木三分。虽然结局往往正义得到伸张,罪犯罪有应得,但罪犯失去控制、反社会的过程和所造成的危害,更让我们震惊和惊悚,也让我们有了进一步警醒和警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