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昨首演~~~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昨首演~~~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昨首演~~~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昨首演~~~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昨首演~~~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昨首演~~~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昨首演~~~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昨首演
“陈喜”冒出山东话
“胖妈”一口苏北话
王剑虹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照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上海沪剧院新创排的沪剧大戏《霓虹灯下的哨兵》昨晚在逸夫舞台首演。

  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从上海解放演起。大幕拉开,灯光幽暗,南京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先施公司以一种将倾未倾的状态呈现在舞台上……与一般新编剧着意避免人物脸谱化不同,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却特意给剧中的反面角色设计了独有的音乐和形体动作,这些与传统沪剧很少有“瓜葛”的音乐和动作使得这些反派人物一出场舞台气氛就直接“切换”到了音乐剧。而其他部分也在背景音乐上作了一些身份的“标识”,如春妮出场时常伴着《沂蒙山小调》,陈喜爱哼哼《蔷薇蔷薇处处开》。

  该剧导演陈薪伊曾表示,自己曾希望剧中的战士都用普通话念白,“但他们不干”。而昨天记者注意到,陈导还是局部尝试了沪语之外的语言。除了剧中“立正”“起步走”等口令大都采用不很标准的普通话外,朱俭扮演的陈喜还冒出了两句山东话。最为“出格”的要数王惠钧扮演的林家佣人“胖妈”,这个角色虽然对于全剧来讲无关紧要,但从头至尾都说苏北话,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A25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目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36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8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2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4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我们这辈子是来还债的”
书香上海 成就梦想
市总工会推五一系列文化活动
“陈喜”冒出山东话 “胖妈”一口苏北话
张伯驹潘素书画展在京揭幕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2“陈喜”冒出山东话
“胖妈”一口苏北话
2013-04-24 2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