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派遣约100名师生出国开展短期访问和学习交流,并接待大量国外官方和民间来访师生。
■ 每年数十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走出校门赴多国参加为期一年的修学项目,还有的学生获得了国外奖学金。每年约有超过6%的毕业生实现出国留学梦想。
■ 2012年起,学校开始正式招收外国留学生,并成功引进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国际高中课程。国际化办学特色使得学生的国际视野得以拓展,也为更高层次的就业或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坚信教育的最大成功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希望。多年来,学校利用外语节、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第二课堂、专业社团、志愿者队伍、企业参观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职业观念,锻炼职业技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全面成长。
立足国际视野
培养国际人才
基于学校十多年实施的外语专业教学、年轻而富有经验的师资队伍,以及在国际交流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多元化资源,2012年该校再结合上海市教委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国际化愿景,决定力争到2014年创建国际化特色学校,为学生的多元化成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品质。
为加深师生对外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一直积极致力于搭建广阔的对外交流平台,与加拿大、瑞士、韩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国的(海外)姐妹学校广泛开展校际友好交流与合作,并积极参与有关的对外友好交流活动。多语种、高规格、多角度、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对于打造学校国际品牌、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推动专业建设国际化起到了重大作用。
注重文化交流
创国际化品牌
英、日、德、韩、法、西、俄等多种语言教学,为学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通过鼓励学生面向世界、了解世界,促进了学校的教育不断走向国际化。
上海作为以率先建设“四个中心”为目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民必须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素养,这种素养必须从小培养,也需要在国际交往中得到强化。这也就是学校大力推动国际交流的根本意义所在。近五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和实践国际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努力尝试增加中国元素。无论在国际接待还是出访交流中, 该校学生作为文化使者,担负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通过文化的交流,不但对外传播了民族文化,学生也在重温传统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祖国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推动国际交流
打造一流专业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致力于培养懂技术、会外语的人才,主要为外向型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促进学校外语、商务、数控技术等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学校开阔了眼界,拓宽了办学思路,看到了国外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从而产生了不断改革创新的动力。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师生们也接触并逐步深入地了解了国外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手段及管理模式。
例如,2009年学校与德国歌德学院签署了“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的协议。该项目是德国外交部在全世界范围内兴办的一个项目,通过该项目促进世界各地优秀学校的德语课程。这为学校在教学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使学校可以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该项目每年均支持我校多名师生免费赴德国培训学习,2013年度德语专业何博胜和严钰婕同学通过选拔获得高额奖学金,将参加暑期在德国举办的青少年暑期语言培训班。又例如,2009年起,学校与韩国首尔女子商业高中的学生进行虚拟和实物国际贸易往来,开展了视频洽谈、产品开发等环节的丰富合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