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沟通 明法释理
迪奥提斯在奉贤区一家外企做高管,平时爱喝酒的他,在今年初由于酒驾被检察机关以危险驾驶罪提起公诉。由于此前就有酒驾犯罪记录,这一次他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在拘役期间,他因患有脚伤,被保外就医。按法律规定,他被列入社区矫正人员名单。
外籍人员参加社区矫正,这在奉贤区还是首例。奉贤检察院柘林检察室安排社区检察官蒋丽霞专门负责迪奥提斯的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为保障不懂中文的迪奥提斯的合法权益,检察官建议奉浦司法所将他的中国秘书列入社区矫正工作小组,协助司法所为迪奥提斯制订个性化的矫正方案。由于迪奥提斯是外籍人士,决定不再让他参加列管人员的集中教育,而是对他作个别教育。社区检察官为他讲解中国刑法“醉驾入刑”的规定和“醉驾”的危害,使他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真诚悔罪。
为及时掌握迪奥提斯的思想动态,社区检察官还主动上门走访,到他所在的公司沟通联系。
今年6月,迪奥提斯矫正期满,顺利回归社会,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他向社区检察官表示:“我今后再也不酒后驾车了。”
“开小灶” 辅导交规
在嘉定南翔检察室接受社区矫正的则是韩国人卢某。34岁的卢某在本市经营两家公司,并居住在嘉定区南翔镇。
今年2月的一天午后,卢某在“老外街”喝酒后准备开车回家,在将小轿车驶离停车位时,不慎撞上路边一家法国餐厅的桌子。经鉴定,卢某血液内乙醇浓度达到醉酒状态。6月,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卢某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
按法律规定,被判处缓刑的人员应当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回到社区接受矫正。由于卢某居住地在南翔,他成为嘉定区检察院南翔检察室列管的首例外国籍社区服刑人员。
检察官了解到,卢某独自一人从韩国来上海经商,便向辖区司法所提出从优化矫正方案、提升矫正效果着手,为卢某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建议除了常规公益劳动之外,还可以为卢某安排交通法规辅导、社区志愿工作等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增强社区矫正效果。
此外,检察官还专门为卢某建立了一份监外执行的检察登记档案,详细记录卢某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的检察监督情况和奖惩情况。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