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藏“请战书”
“作为一名人民军医,我有责任、有义务为藏族同胞排忧解难。”7月3日,正在胸科医院学习进修的周宜勇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专程赶回医院写“请战书”,坚决要求到藏区为藏族同胞提供医疗援助。“考虑到高原藏牧民中有不少有心脏方面的疾病,他本人也想进行高原心胸疾病的课题研究,医院党委同意了周宜勇的申请”。455医院院长尤明春坦言:“其实最初周宜勇并不在考虑名单之列,一是因为他在外院进修,二是因为他刚刚参加完部队一项重大任务,有3个多月的时间没有回家了”。
7月6日,周医生与另外两名战友一起奔赴西藏八宿县人民医院,执行医疗援藏任务。
深夜救病人
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地处藏东,平均海拔4000米,空气氧饱和度只有平原地区的65%。
进藏后,周医生克服气喘、口唇紫绀等高原反应,1个月里,他接诊治疗患者1000余例,其中还包括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大出血、毒菌碱中毒、昏迷抽搐等重症患者。当得知居住更偏远、就医更不便的藏族牧民更需要医疗援助后,又多次参加赴巴布村、来古村、亚卡村等地为藏族牧民巡诊活动,为藏民们测血压、听心肺、看病症、发药品……被藏民称为“我们的好门巴(医生)”。
一天深夜,睡梦中的周宜勇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医院来了3名毒菌中毒的患者。周宜勇二话没说跳下床,强忍头痛等高原反应,跑步到医院组织人员实施抢救。经抢救,3名昏迷抽搐的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转危为安,此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9时多了。像这样在工作之余抢救患者的事情时有发生,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达20余次。医院领导曾提出给其发加班费,周宜勇说:“我们不知道病人什么时间来,但是病人来了我们就要及时给予救治,加班是份内的事,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车祸中遇难
8月5日,来西藏都快一个月了,周宜勇才第一次通过网络视频和远在上海的妻儿联系。视频一边周宜勇在认真地唱着刚跟藏族同胞学会的民歌《神奇的八宿》。视频另一边,妻子陶思敏看到丈夫略显疲惫的神色,听着他走调的演唱,既心疼又高兴。
“宜勇,你耳朵怎么了?”细心的妻子从视频里发现,周宜勇耳朵上有道伤口。原来,前段时间,在赴吉达乡为藏族牧民义诊活动中,周宜勇不停地为藏族同胞测血压、听心肺,一天下来,听诊器竟然夹破了耳朵。
8月10日,也就是周宜勇牺牲的那一天,他在巴布村巡诊时,接诊了一名呼吸困难、发热、神志恍惚的藏族妇女。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这名患有感染性休克伴电解质紊乱的藏族妇女终于转危为安。周宜勇从村里返回县医院的途中,不幸遭遇交通事故。最终因伤势过重,周宜勇不幸遇难。
周医生牺牲的消息传回上海,大家都万分悲痛。一名家住金山区的周先生坐了2个多小时的车,送来5000元钱,原来他是来还周医生帮他父亲垫付的医疗费。
455医院政委邵志祥称赞说:“周宜勇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革命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政治信仰、高尚情怀以及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情谊。”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孙 燕 王际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