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一个人吃海南鸡饭,可以独自在美术馆里惊叹于大师的创意,但我绝对不能一个人吃榴莲。正逢榴莲季节,住家附近的水果摊摆出了榴莲阵,每次经过都心动,但从不行动。一次短暂的季节能吃几回邪恶的果实,因此总要珍惜每次吃榴莲的机会。榴莲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吃,一起弄脏手,一起吃到口臭,才能吃出味道。
在上海生活的时候,也买过进口榴莲。来自泰国的品种,说有多难吃就有多难吃,还卖得其贵无比,但我总会忍不住诱惑,难吃却也吃得津津有味。一些异乡的故乡味道,是一条神秘的小路,你自己走,也能把你牵引到家。
小时候,每逢到了榴莲季节,爸爸就会拎着一袋的榴莲回家,那是最早的吃榴莲的回忆。把报纸摊开,用菜刀剥开,榴莲独有的香味就会轰然溢出来。后来,为了方便携带及种种原因,榴莲都装进了保丽龙盒子里,那最廉价的材料却搭上我们金贵的万果之王,这种组合经常让我啼笑皆非。用双掌的压力扳开,小心翼翼地由榴莲壳中取出果肉,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仪式吧。缺少了自己动手,榴莲的滋味有不同吗?很多人或许觉得这些顾虑太多余和矫情了。追求高效率和直奔主题的手段,让我们省略了很多繁复而微不足道的过程。时代进步了,一切变得更好了,但会不会还是有些遗憾呢?
还好,还是有人坚持自己吃榴莲的方式。新加坡虽然已不产榴莲,但在热带雨林里,还是有不少被遗弃的榴莲老树,到了季节也会准时结满果实。它们被大部分人所遗忘,却让一些人惦念着。
有一晚,就和刚认识的朋友去捡榴莲,他小时候在山芭长大,对野生榴莲有种情结。品尝着这些有机的榴莲,味道比我想象中好很多,色泽和卖相虽然无法和市面上所售的比较,那滋味却更像是小时候的味道:不饱满有瑕疵,但更接近真实。
时代是要变的,这一代人不会在乎上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情。那些注定是要失去的,但最怕的是,自己竟然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