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9cm以上的高跟鞋总有一种欲生欲死的心情。它让人不由自主绷起像芭蕾舞演员一样的足弓,收腹立腰乞求稳定体态。几个小时后,无可避免的疲累感从足尖趾底扩散开来。这时身体仿佛透支了过多的性感和热情,感觉精疲力竭。而常年穿高跟鞋的双足,多多少少总有这样那样的破皮和印痕破坏皮肤的白皙美感。这是男人所理解不了的酷刑。他们不明白:女人并非仅仅为了行走而去选择一双鞋。
事实上,并非每个女人都可以轻松驾驭得了高跟鞋。这不仅需要技巧和体能,还需要与之匹配的优渥生活场景。它既不适合疾走,也不适合坎坷路面,不适合雨天路滑和泥泞小巷。譬如红酥手和黄滕酒的关系,青石板和油纸伞的标配,穿高跟鞋的女人是最接近于都市精致孤独诗意的拥趸。比如《欲望都市》中的女主角Carrie曾说:“单身女子的路并不好走,所以需要很多双好鞋。”
从立体花朵到朋克铆钉,从蕾丝到刺绣,从拉菲亚树叶的纤维到传统皮革,从塑料到稀有毛皮,从真丝绑带到羽毛装饰……设计师总是不吝啬他们的创意,并在高跟鞋上倾注了媲美艺术品的匠心。但仅仅漂亮是不够的,最顶级的“梦鞋匠”们还必须研修一定的人体工学和解剖学,而不是拍脑袋想当然地认为“这样看上去还不错。”——这或许是大多数的高跟鞋舒适度总是差强人意的罪魁祸首。
最好的制鞋手工通常和意大利相关,意大利历史悠久的皮革技艺和独到的缝制技巧以及鞋楦设计是Salvatore Ferragamo和Sergio Rossi这类品牌的看家本领。但女人喜新厌旧的关注点并不全在工艺和车缝上,所以Manolo Blahnik和Jimmy Choo等英美品牌以轮廓设计和富有想象力的气质亦跻身一流鞋履行列。从两三年前开始,类似Paris Hilton这样的“快时尚”品牌也开始成为时尚杂志推荐的热门单品,不过它们的售价也开始直逼二百美金档,已经不在“便宜”的行列。
如果说棉布裙配帆布球鞋,船鞋配窄脚牛仔裤代表的都是一种人生态度,那么当一个女人习惯行走的苦难而不放弃关于袅娜的坚持,至少应该获得一定的欣赏。这说明,她过得还不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