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家在海边村里。为什么叫海边村?因为这村子就在海的角角上。我小时候,要想看看大海,在海里游个泳,或者去海里捉鱼摸虾,走二十分钟就可以到海的边上了。海水年复一年朝外退去,海就朝外移去,移出去的地方变成了滩涂,后来就变成了良田。即使如此,我们现在也只需走半个小时的路,就可以爬上高高的护塘,依旧可以看见大海,依旧可以在海的滩涂上跑来跑去,可以拾捡海水冲在滩涂上的物产,如黄泥螺等。现在老家的人们,像城里人一样,也喜欢锻炼,也喜欢跑步。所以,早晨和晚上的锻炼,都朝海边跑,原因是海边空气新鲜,眼界开阔,跑的多了,看的多了,大家都觉得自己也像海了,比如人走路的姿势,比如人的心胸,还有人的气魄与胆量。这些不在海边生长的人是很难感知与拥有的。
二
老家在海边,所以老家的水有点咸,那是老家祖先们过往岁月里晒盐的缘故。有点咸的水,与海水是有差异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差异是:老家的水里面,大概百分之八十是淡水,百分之二十是咸水。有点咸的水,是有好处的,队上河里养的鱼,条子个个清爽,颜色清一色的白,白得亮晶晶。这样的鱼烧起来吃,味道着实不一样,首先是肉嫩,细腻,而且鲜,肉也板扎,有点咸,很容易下饭。吃了这样的鱼,人精神爽快,人的力气就大。海边村人过去喜欢赤脚,这脚在泥上走,你的脚就等于在看小毛病,这脚就不生癣。脚看上去墨墨黑,但无臭味,无馊味,无汗味。所以,有亲戚生了香港脚,到海边村,赤一个礼拜的脚,走一个礼拜的路,这脚就像脚了,绝对不需要上医院去看皮肤科的。
三
老家在海边,所以老家的风,我们称之为海风。天气预报说,风力三到四级,到海边村了,这风就不是这个“级”了,往往比别处大一到两级,这肯定与海有关系。海里一望无际,海风总是由南向北刮去的,吹到我们村里,风势小了,但比别处还是大。海风大不算什么,而且潮湿,刮在脸上,皮肤容易起皱,也容易晒黑。海边村人的脸都是黑的,连女同志也晒得黑乎乎,所以海边村人到哪里都认得出来。海边村人不怕黑,大家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叫作:白来白送,黑来有用。这是有点安慰自己意思的,但确实有些道理。比如海边村人很少生病,也很少得怪病,这与天天吹海风有关系。海风硬气,要么不吹,一吹总是有声响,有方向,也有力道,从不酥软,也不会拐弯,非吹得你眼目清凉,觉得身上有点冷不可。
四
老家在海边,脚下是盐碱地,这地看上去,十分板扎,其实黏性是很差的,有沙泥的样子与特性。村里按照土壤专家的建议,种了一茬又一茬的作物,如草头,用以改造盐碱地的质量,效果是有的。比如有的地方打个水井,水不太咸了,但总体依旧是咸的。这带有咸味的地种出来的两样东西保证丰收,一是黄桃,这黄桃树喜欢有盐碱成分的土壤,树种下去,过了一二年就长黄桃,而且这长出来的黄桃个子特别大,颜色特别黄,水分特别多,好上口,有营养,所以吃的人多,来买的人也多;另外就算西瓜了,从种8424西瓜到今天,年年种,年年丰收,别的地方种了一茬西瓜的土地,必须等过了一年,海边村是不需要隔年种的,它可以年年种,也可以年年丰收。这全仗了这块土地的咸味,这有点咸的海边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