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绑电线绳子来“圈地”
记者来到殷行路军工路口绿地旁。顺着一条被踩出来的泥地看去,一座座棚屋隐藏在树林深处,棚屋区外围用粗电线、绳子围起“封锁线”,西侧军工路旁的河道则成了天然的屏障。
这片棚屋的搭建者正是在附近出没的拾荒者。他们占据了殷行路军工路口绿化带东南角一块五六十平方米的高地,用破旧的木板、草席、帆布袋搭起了这些棚屋,还养了两只猫。
走近“封锁线”,便有阵阵臭味传来。一名老妇出现在棚屋区内,将一块用作门板的木板挪开,走进棚屋收拾垃圾。棚屋外,停着一辆三轮车。记者绕到棚屋区后方,只见旧沙发、油漆桶、水壶、废旧包装纸箱等垒得有一人高。
隐患
堆放垃圾易招祝融
“你看看绿地都成什么样子了。”一名路人摇头说道。由于拾荒者在此活动,棚屋区一带的草坪早被破坏殆尽,周围的树木也因垃圾倚靠、堆积而被压弯甚至倒伏。
“他们在这儿生活好些年了。”周先生每回到附近探望亲戚,都能见到拾荒者。周先生说,近几个月来,拾荒者的“生意”似乎特别好,捡来的垃圾越堆越高,占据的面积也日益扩大。
“虽说这里不比南京路繁华,但这般模样实在有碍市容。”棚屋区正对着的殷行路,是124、325与813路公交车停靠站。虽说棚屋建得隐蔽,但在此查看线路、等候公交车的乘客还是能看到树林深处的垃圾堆。而这些拾荒者的“宝贝”往往是易燃物,“要是一不小心着了火,整个绿化带都得遭殃。”周先生担心地说。
难题
如何安置拾荒老人
记者致电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行政事务受理中心,中心负责人杨女士介绍说,棚屋里住着的一对拾荒老人已在此生活多年。两年前,他们曾联合公安、街道试图劝说老人搬离绿化带,但“他们已经80多岁了,如何安置是个大问题”。
杨浦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拾荒老人是有子女的。“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子女的工作,但没有结果。”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能让老人得到妥善安置,城管部门也在研究方案,希望能尽快还市民整洁的绿地。 见习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