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大愿看球。上一次,几个娃娃球员球踢到一半打人,满场撵仇人,杀到了球员通道,很有“看点”。说我目瞪口呆太夸大,作为资深观众,对于脾气不大拳头大,我早已见怪不怪。我的思考是:球员为何经常变成“大武生”?其来有渐——
球迷啊,你们比影迷宽容得多了。设想:影片放到一半,剧情紧张,突然插进来一段乱七八糟的广告,耽误了你足足一刻钟,你会买账?设想:一个老太太带了天真善良的孙子去看喜羊羊,结果发现放映的内容是两个粗男人在用刀子搏命,她难道不愤怒——一边惊慌地捂住孩子水亮的双眼一边去把贡献给票房的每一个子儿都骂着娘地要回来?球迷太宠球员了,糟蹋了自己的票子还在为这些拙劣的表演者是否身心受损捏汗,好比自家孩子打了人还担心他是否手疼。在这种溺爱下,演员、歌手,只能对球员羡慕嫉妒恨了。所以搞砸了场子还夸他是真男人的球迷,我称之为“昏”迷。
监督者啊,你是否对这些无知因而无畏的小孩太宽容了呢?中超赛场,主力球员的收入都达到了7位数,你罚他区区几万,就万事大吉,这又好比是从一个压岁钱一收好几万的小孩的储蓄罐里夺走几个硬币了事,你要让这个小孩下次不淘气闯祸,这回轮到你很天真了吧?杜绝重犯是惩罚的基本意义,很难想象一头被拔了几根毛的牛下次不再去你家门前拉两坨牛屎。罚得不痛不痒,管得松松垮垮的监督者,我称之为“枉”管。
恶意犯规可能故意伤人,故意伤人是违法的行为,何况这一次连以“球”的名义,借犯规的名头挥拳都省略掉了。球员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变成了凶猛的野兽,在法治社会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放纵了自己的拳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司空见惯,却几乎没听到过有一个球员因此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班房的。有的永远是赔钱、写检查、口头道歉、停赛……时间不长,这个“打星”和“杀器”又登场亮相了,这就难怪他下次还会拔拳上腿。我把这种球场暴力的滋生土壤叫做无法无天。
思考的结论是,球员这一回又动粗了,玷污了视野和镜头,给儿童们的心灵投下了阴影,扫了热情球迷的兴,那么,球场应该把票房所得还给球迷,损失由场内的“大武生”们分摊;老太太应该及时指着这些“大武生”的脸现场教育小孙子:“这些是反面教材,长大了不要学他!”监督者要罚得他哭爹喊娘,年内基本上要靠泡面和榨菜果腹;更重要的是,警察叔叔们要堵在赛场门口,告诉他们:“你们涉嫌故意伤人,请跟我们走一趟,谁说情都没用!被子我们会通知家长给你们送来!”
看你下次还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