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高一高二学生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6门“学考”,记者在对相关专家老师的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各科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设计导向很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以实际热点时事和生活场景为载体,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要考点。区别于以前的“会考”,“学考”更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活”题较多。因此想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死记硬背来取得好成绩较难,题海型复习策略得不偿失,也很难收获理想的等第。面对这种“活”题型,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冲刺阶段的最后复习?
为此,新民晚报中高考办公室将就两个方面为考生提供服务,一是继续刊登“学考”专家们专门针对“学考”迎考复习的指导性文章;另一方面,名校中对“学考”有“前瞻性研究”的名师们将走进本报名师讲课现场和考生们在6月中上旬就高二的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历史4门学科,以及高一的地理、信息科技2门学科进行面对面迎考冲刺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专门针对“学考”的辅导,作为沪上首家试点有且只有在“新民晚报”才有,具体时间等安排详见本版“排片表”,或拨打本报教育服务热线电话52921833、52920718咨询。
新民晚报中高考办公室 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