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华东医院曾开展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受访患者将“医务人员听不懂上海话”列为最不满意事项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呢?原来,近年来上海各医院引进了不少非沪籍医务人员,他们虽然学历高,工作责任心也强,但听不懂上海话,和患者不能顺畅地进行沟通,造成不同程度的隔阂和误解,有时可能会影响医疗效果。
华东医院为了解决医患之间在语言沟通上的矛盾,日前在医院里开办了首期沪语培训班。近年来新引进、新招录的六十余名非沪籍医务人员成为首批学员,而且将“沪语培训”列为今年医院整改的重要事项,让每一名非沪籍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日常用的上海话,以利于掌握病情,医患沟通。院方说,医院在门诊医生和窗口一线人员中强化沪语培训,并将培训成绩载入“医德档案”,作为考核内容,目的是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
如今,非沪籍的公交、商场和各种服务性行业的工作人员,在使用普通话的同时,也在学习和使用一些常用的上海话,以便更好地为上海的乘客和顾客服务。而非沪籍的医务人员学习并使用日常的上海话,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帮助患者消除病痛。
华东医院这一病人至上的人性化措施,令人赞许,值得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