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回归
沈月明
  沈月明

  昨天听说一个朋友要生第二胎了,觉得真是非常好的事。这样的消息在今年听得特别多。那些年轻的妈妈大多有很高的学历、很好的职业,但因为喜爱孩子,甘愿放弃或暂停事业上的追求。其实在不违反基本国策的情况下,生两个孩子总是更接近家庭的自然状态。

  认得的一个生意人,前几年在江西投资房产,经常出差,没完没了地应酬、通关系,今年索性撤资,定定心心搞他喜欢的精细化工实业,多出来的时间陪老婆和两个孩子。

  随着经济的腾飞,至少两代人被时代裹挟着向前奔跑。有的年轻人忙得连相亲的时间也没有;结婚了,往往生一个孩子都无暇顾及;多少人因为忽略了家庭以致劳燕分飞。

  也许是一种人生的节律。很多人奔波已久,开始休养生息。喝一点茶,看一点书,果断远走高飞去度个假,所谓养生,所谓慢生活。有些人开始用节余出来的时间去做一点志愿者工作,感受另一种快乐。

  我们的经济似乎也经历着这样的回归。GDP增速调低了,政府开始更注重做一些惠民安民的事。比如昨天刚宣布的小长假高速公路免收费,比如公立医院改革、贫困地区营养午餐、校车计划,比如顺应民意取消一些高污染项目,抓食品安全推出时间表等等。而公众也似乎已能坦然接受个位数的经济增长,对高楼大桥的兴奋反应趋于平和,更希望看到的是调整社会贫富分化,治理环境污染,重建社会道德秩序。

  这种回归心态同样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得到清晰印证。一位中国代表团的官员称,如果我们金牌少拿一点,老百姓能把你骂死。话语传出,网民们立即安慰他:您尽管放心,金牌不是第一,我们也不会骂你们,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就可以了。拿了银牌的举重选手吴景彪赛后痛哭:有愧于祖国,对不起大家!舆论几乎是同一个声音:不必对不起,你已经很棒了!多少年来,我们强调金牌第一,渴望金牌第一,但随着对体育的加深了解,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公众的心态已日趋理性和成熟。

  回归是为了感受世界本真的美好,缓步是为了更稳健的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目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职场方圆
   第A34版:读者之声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品牌透视
   第A37版:新民环球
   第A3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家居装潢
   第B13版:地产新闻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0版:E生活/数字家庭
防红包协议防得住医疗腐败吗?
回归
媒体视点
落实防台风细节要多走多看
变味的暑假
为救人违法 该不该担责?
我们的耐心哪里去了?
新民晚报评论A04回归 2012-08-03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