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表示,过去,一般高校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标准定位为“成绩名列前茅、品学兼优”等,与普通高考的评价标准差异不大。为此,同济在2013年的自主招生中,将选拔标准调整为“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创新潜质、身心健康”16个字,“专业兴趣”成为重中之重。
与上述新标准相对应,同济在新一年度的“校长实名直荐”中明确:全校专业2013年划分为工科1类、工科Π类、理学类和文科类四大学科门类,学生按兴趣报考不同的学科门类。对填报不同学科大类的考生,同济将进行分类测试和面试,以确定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为学生入校后因材施教打下坚实基础。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同济还鼓励学生进一步挖掘自身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入学后先按专业大类或专业接受一至二年的大类培养,再进入专业学习。
另一引人关注之处在于,继2012年同济德语专业首次实行文理兼收之后,2013年,同济大学建筑学类、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工业设计、管理学类等一部分原来仅面向理科生的专业,将兼收文科生;英语、日语、法学类、新闻传播学类等部分文科专业,将同时面向理科生开放。此外,同济大学还为进校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转专业机会:不仅对在学本科生,学校鼓励文理科互转,以充分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对硕士研究生也将逐步推进跨学科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