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杉小学,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陈华信喜欢不厌其烦地与人分享。故事的主人公,是乡村教师赵鹏、张梅夫妇。全校百余名学生,一度只有他们两个老师。
1999年,不满18岁的初中毕业生赵鹏,以一己之力撑起油杉小学,让村里孩子有书读。同时,他还是一名乡村医生,经常赊账给村民治病。
13年来,这个农家汉子始终坚守讲台,努力改变同乡孩子们的命运。即便3年前突患白血病,仍不离不弃。
陈华信和向日葵天使团队最早为赵鹏组织募捐,掀动社会爱心热潮,帮他闯过鬼门关,接受骨髓移植,重回油杉小学。
如今,赵鹏每天要吃几十颗药,每月要到几百公里外的贵阳复查。和死神赛跑的道路上,依然艰苦而辛酸。“活下去”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他说,山里条件太苦,很少有老师愿意留下来,为了娃娃们,自己不能走。如果有一天自己不行了,希望有人接替,给娃娃们未来。
起初,30多个孩子挤在赵鹏用150元租来的小木屋里,把墙壁涂黑当黑板,大家或站着或蹲着上课。放学后,赵鹏就挽起裤腿,把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油杉河。他是家中唯一劳力,还要经常回地里干活。
赵鹏和同村的张梅结婚后,油杉小学又多了一名老师。在夫妻俩的坚持下,学校条件日渐改善——当地政府修起了一栋两层高的水泥房,油杉小学的学习成绩也在全乡名列前茅。
在赵鹏夫妇的感召下,教师赵长红和杨玲加入了油杉小学,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