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很漂亮的书,粉粉的蓝、粉粉的红、粉粉的绿……是特别适合用来编织梦的颜色。这样的封面,配陈丹燕的文字,再合适不过。
陈丹燕的文字如丝绒一般,细腻、柔和并富有光泽,但却又是那么容易便沾染尘埃。转而一想,成长、青春不也同样如此?成长中那颗敏感的心,不也和丝绒一样,无端便落满了尘。她把成长的故事,写得这样好,读过它们的人会不禁想说:“来,你看看,这就是我长大的过程啊。”
无论是她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甚至是为年轻学生准备的一场讲座演说,都浑然天成地透着一股成长与青春的诗意。那里有伤痛、有执著,有梦、有爱、有无尽的美。这样的美,特别能够吸引女生,无论是正值青春期的,抑或是已经慢慢长大的,只要你曾经是一个做过白日梦的女孩儿,她笔下那些形式各异的女孩子,总会有半分一毫同曾经或现在的你一模一样。
如此便想,世上真存着这样一个人,她与我们的青春同在,她对我们的成长感同身受。那颗因成长而变得孤寂的心,瞬间充盈着暖意。
然而,她的故事却并非是直白的治愈,她的著名作品《女中学生之死》不就是万分残酷的一个吗?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被描写得那般淋漓尽致,让每一个展开书本的读者,都深深陷入了那个叫宁歌的女孩儿的成长伤痛里。但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的心时时纠成一团的故事,却得到了那么那么多成长中的孩子们的喜爱,这又是为何?因为,成长要的不是温柔,而是理解。“理解”这个词,重比千金,太过难得。
那么,写出这些故事的陈丹燕,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略一思索,觉得她应该是一棵树吧,是一棵能开出满树繁花的树。
成长是人生里太过重要的东西,它不单单属于青春期,而且是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只不过,在青春的时光里显得特别强烈与深刻。而她,无疑深谙了成长的法门,她知道旅行能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所以,她爱上了旅行。她找到了让自己成长的正确的路,所以,她必会像一棵枝繁叶茂的花树,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生命的开端都如一颗微小的种子,随着时光的浇灌,慢慢发芽抽枝。待到青春岁月,便有无可估计的风霜雨露。好好加油吧,年轻的孩子们,要用尽力气去长成一棵开花的树,而不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让青春无端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