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普(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安倍在外交安全方面,声势不小,动作不少,观其主线大致有三。
第一,为经济振兴广开门路。安倍上台后,祭出“安倍经济主义”三支箭,包括金融、财政、结构改革等政策。国际社会多次抨击日本政府操控日元汇率,安倍不得不经外交渠道解释,并利用美国担心日本经济疲弱动摇日美同盟的考虑,争取美国支持。同时安倍谋求扩大多边与双边经济合作,加入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又进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等谈判。
第二,构建对华包围网。当今世界除了安倍内阁,没有一个大国对有正常外交关系的邻国奉行如此危险的政策。
第三,修宪扩军以温旧梦。安倍外交安全活动的危险性,在于与错误的历史观和修宪要求相联系。今年美日“2+2”会议发表的共同文件称,日本就行使集体自卫权问题的讨论情况向美国作了说明,美国表示欢迎,并“将与日本紧密协作”。安倍乘美国借助日本力量推进“亚洲再平衡”战略之机,重温军国旧梦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问:日本如何构建对华包围网?
王少普: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
一、渲染“中国威胁论”,刺激极端民族主义。安倍歪曲说“为维持高速增长,中国需要更多自然资源”,“中国开始在东海和南海采取胁迫或恐吓手段”,“中国的爱国教育往往等同于反日教育”。
二、鼓吹“价值观外交”,欲从政治上孤立中国。安倍表示“日本是一个成熟、民主的海洋国家,它对亲密伙伴的选择应当反映这一事实”,其外相岸田说“应加强日美同盟,深化与在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邻国合作”。
三、力图促成包围中国的地缘战略态势。安倍声称,“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夏威夷组成一个菱形,以保卫从印度洋地区到西太平洋地区的公海”。
四、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军事部署。安倍宣称,日本应在亚太经济、安全领域发挥领导作用抗衡中国,其“安保三箭”要求构筑综合机动防卫力量、加强离岛防卫、建立应对夺岛战的专属部队、确保海陆空立体作战,正是贯彻上述意图。
五、蛮横反对中国采取符合国际法与国际惯例的安全措施。设立防空识别区是国际通行的安全措施,是防御性的,日本早于中国44年便已设立。但11月中国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后,日本外务省次官竟召见中国驻日本大使提出“抗议”,被中国当场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