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只是提案能不能起到作用,还要看承办单位办得如何了。有不少委员,对提案办理的结果不满意,或者有不同看法。于是,第二年、第三年,甚至连续多年,相同内容的提案,反复写、反复提。对办理单位的答复不满意,有意见,就不罢休,誓不罢休。
今年的政协全会上,我遇到了好几位这样“不罢休”的委员。现场咨询会上,在市发改委的摊位前,金国伟、陈立东两位委员,与工作人员,就“老年人免费乘车的年龄标准何时可以从70岁下调至65岁”的问题,“较上了劲”。金国伟问:“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给个准确的时间,比如明年,或者后年?”市发改委相关人员回答道:“已经有方案了,但目前还在评估。”金国伟追问:“评估需要多长时间?”“前期的方案已经拟定了好几个,接下来还有一个比较的过程,看哪个风险最小,对老百姓影响最小。”金国伟的语气多少有些无奈:“我希望新政策出台越快越好!”相关人员的解释倒有耐心:“因为政策修订涉及面较广,大家都很关注,仓促出台也不科学。”她承诺,将加快推进此项工作。
金国伟委员告诉我,他2010年就递交提案,建议给60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人员发放免费公交乘车证。他5年来一直关注这件事的落实,但有关部门每年的答复都是“正在研究”。“如果今年解决不了,我明年还要提提案”,因为这项政策“关系到每一位老人的利益”。
还有一位“不罢休委员”,是律师游闽键。他来到市交通委的摊位前追问:“残疾人优惠、免费乘坐公交的问题有没有进展?”5年前的上海两会前夕,游闽键曾接到一位残疾市民的电话,反映上海对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未能给予优惠,而其他大城市已经做到完全免费或优惠。游闽键为此连续4年递交提案,呼吁上海跟进。今年,他连续第五年提出这一问题。当听到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已有进展”的具体答复后,游闽键露出一丝笑容。不过他并没有对此“画句号”:“我还要盯着他们,直到新政策真正落地。”
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始,身为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卫生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规范制定专家组成员的许剑民委员,连续三年提交的是同一提案:“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大肠癌筛查工作”,建议加强民众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认识,并将筛查年龄下降至40岁,以更早发现早期病变,进行及时干预。虽然对提案答复的内容“予以理解”,但许剑民委员说,还将“继续跟踪提案办理结果”。
俞亮鑫委员的“不罢休”,体现在他“得寸进尺”式的履职方式上。俞亮鑫长期从事对宋氏家族的研究,对坐落在陕西北路、南阳路口的宋氏老宅“情有独钟”。2013年、2014年,他先后两次提交提案,分别呼吁为这座老宅增加文化标识、实行对外开放。经过承办单位努力,俞亮鑫提案中的要求得到了基本满足。今年,他再次提交了一件《关于建立宋氏家族纪念馆建议》的提案,希望“在宋氏老宅建立家族纪念馆或博物馆,让‘民国第一家族’的历史老屋,发挥其应有的统战和历史文化作用。”俞亮鑫说:“我要看最终的办理结果。”
誓不罢休,是政协委员“心中有底气、肩头有责任”的精神所在,这个底气,就是为国家的发展大计献计献策,为老百姓的疾苦奔走呼号;这个责任,就是充分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为推进社会进步不畏艰难的品质。
如此誓不罢休,也是“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