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百年前,即1916年,孙中山先生怀着一腔热血返回国内。
浙江督军吕公望请他到杭州观赏钱塘江大潮。为叱咤风云蓄势的中山先生,触景生情,抒情咏志:“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到杭州,游西湖自然是少不了的。当其时也,西湖“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派美景。美景又触发了中山先生的情怀,复兴中华的愿景,汇聚成一个意象。迎荷风,他赞道:“中国当如此花!”
此花,荷花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荷花,是君子,是净客,是清廉,是高洁,更是和美与吉祥,是中山先生之钟爱,亦是中华民族之心爱。
中山先生此回是要顺应世界潮流,做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弄潮儿来的。弄潮目的何在?不正是要让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像荷花一样,出离淤泥,芬芳四溢,昂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吗?
今日,中山先生当可含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花,正在中国梦的祥云里,徐徐开放。